散发性帕金森病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不稳等症状为主要特征。近年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散发型帕金森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间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究LRRK2、APOE、FGF20、SNCA、PARK16、PITX3、BST1、PARKIN S/N、GBK和GB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江苏地区散发型帕金森病是否具有相关性,并利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帕金森病人群相关性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关联。此外,本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免疫荧光PCR法和DNA测序三种方法学对部分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旨在比较方法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选择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学运用在临床,协助临床诊断帕金森病。方法:1.选取江苏地区171例散发型帕金森病人与94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PD组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分为早发型PD组和晚发型PD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PD组和女性PD组。2.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对LRRK2(rs34778348、rs2046932、rs33949390)、APOE(rs429358和rs7412)、FGF20(rs591323和rs1721100)、SNCA(rs356219、rs356220、rs894278、rs2736990、rs356182)、PARK16(rs947211、rs823156、rs823128)、PITX3(rs3758549)、BST1(rs4698421)、PARKIN S/N(rs1801474)、GBK(rs1564282)和GBA(rs421016)候选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遴选3个SNP位点同时采用MALDI-TOF MS、荧光免疫PCR法、测序法三种方法分析,对比三种方法准确性。3.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基因检测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探究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风险的关联性。4.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LRRK2和GB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散发型帕金森病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1.LRRK2基因rs34778348位点P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OR=5.71,P=0.001;OR=5.94,P=0.010)。早发型PD组、晚发型PD组、女性PD组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为AG及AA的PD人群发病年龄较GG型PD人群早发病约5年(P=0.011),且女性PD人群更易发生变异(P=0.019),在男性PD组、起病临床症状、病程等未见显著性差异。2.LRRK2基因rs2046932位点PD组与对照组比较,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OR=4.11,P=0.005;OR=4.23,P=0.005),早发型PD组、晚发型PD组、女性PD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为AG及AA的PD人群发病年龄较GG型PD人群发病早约6年(P=0.002),女性PD人群更易发生变异。但在男性PD组、病程、起病症状中未见明显差异(P>0.05)。3.GBA基因rs421016位点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3),早发型PD组A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但在性别、晚发型PD组、病程、起病症状亚组分析中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PARK16基因(rs823128位点)在男性PD组中同对照组相比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AG+GG/AA:OR=0.44,95%CI 0.21-0.90,P=0.024)。但在其他亚组分析中未见统计学分析。5.LRRK2基因(rs33949390)、APOE基因(rs591323)、SNCA基因(rs1721100、rs356219、rs356220、rs894278、rs2736990、rs356182)、PARK16(rs947211和rs823156)、PITX3(rs3758549)、BST1(rs4698421)、PARKIN S/N(rs1801474)和GBK(rs1564282)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性别、年龄亚组分析中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质谱法、荧光PCR法和测序法分别检测SNP位点结果显示,PCR法和质谱法与基因测序法比较,基因分型结果完全一致,且三种方法准确度一致的情况下,质谱法更经济且高通量。7.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研究44篇,包括27155例帕金森患者和31599例健康对照。(1)LRRK2基因突变Meta分析结果显示,LRRK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PD易感性显著相关(OR=2.02,95%CL,1.76-2.32,P=0.000)。LRRK2基因SNP位点R1628P、G2385R、A419V多态性与中国人群PD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P<0.05),P755L多态性与PD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P=0.704)。临床症状方面,携带LRRK2突变的PD患者H-Y评分略低于非携带者,MMSE评分略高于非携带者(P=0.009;P=0.001);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携带组均低于非携带组(P=0.005;P=0.01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起始症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GBA基因突变Meta分析结果显示,GB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PD易感性显著相关(OR=6.41,95%CL,3.60-11.40,P=0.000),GBA基因SNP位点L444P(P=0.000)多态性与中国人群PD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N370S和R120W多态性在PD患者与对照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方面,帕金森病H-Y评分和UPDRS评分在GBA基因突变携带组与非携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LRRK2基因rs34778348位点是散发型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等位基因A增加了PD的发病风险,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年龄比其他PD患者早约5年。这种差异在女性PD人群中更显著,携带A等位基因的女性PD人群较其他女性PD患者早发病约5.53年。2.LRRK2基因rs2046932位点是散发型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等位基因A增加了PD的发病风险,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年龄比其他PD患者早约6年,女性PD人群更易发生变异,携带A等位基因的女性PD人群较其他女性PD患者早发病约6.19年。本研究发现了rs2046932位点与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及性别相关。3.GBA基因rs421016位点等位基因G可增加PD发病风险,该位点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PARK16基因rs823128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保护基因。4.LRRK2基因(rs33949390)、APOE基因(rs429358和rs7412位点)、FGF20(rs591323和rs1721100)、SNCA基因(rs356219、rs356220、rs894278、rs2736990和rs356182)、PARK16基因(rs947211、rs823156)、PITX3基因(rs3758549)、BST1基因(rs4698421)、GBK基因(rs1564282)、PARKIN S/N167(rs1801474)与PD发病未见明显相关性。5.PCR法和质谱法检测SNP位点与基因测序比较结果完全一致。6.LRRK2,GBA基因多态性显著增加了中国人群散发型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且携带LRRK2突变的PD患者与非携带患者相比具有较低的H-Y评分、UPDRS评分及较高的MMSE评分,起始症状无明显差异;携带GBA突变的PD患者与非携带患者相比在H-Y评分、UPDRS评分方面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活血化瘀方手部熏洗治疗对伴有雷诺现象、且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甲襞微循环及皮肤硬度积分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8月期间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确诊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程中出现雷诺现象的、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的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不熏洗组、蒸汽熏洗组、中药熏洗组。治疗上分别采用不熏洗双手、蒸汽熏洗双手、活血化瘀方中药熏洗双手,治疗为
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是苦木科(Simaroubaceae)植物,在治疗阿米巴痢疾、疟疾、鸡眼和疣等疾病中广泛应用。鸦胆子苷(yadanzigan,YDZG)是鸦胆子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其结构为鸦胆子苦素E的2-β-D-葡萄糖苷(bruceine E-2-β-D-glucopyranoside)。目前对其生物活性的报道较少,未有关于鸦胆子苷抗炎活性的报道。本文通过
研究背景:危重症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对称性肢体无力。早期发现ICU-AW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ICU-AW有助于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提高出ICU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有关ICU-AW危险因素、MRC评分及
目的:偏头痛与亚临床脑缺血性病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右向左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RLS)在偏头痛患者较非偏头痛更常见。但目前有关偏头痛患者亚临床脑缺血性病变与右向左
随着多媒体文化的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些商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通过宣传虚假信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接受产品和服务,此举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虚假广告犯罪行为泛滥,而被认定为犯罪、通过刑事制裁的案件却少之又少的现象,其症结在于司法认定上存在困难。为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本文结合广告市场的发展现状,对虚假广告罪的司法认定展
随着现代战争武器的发展以及现代战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多目标跟踪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数据关联算法是多目标跟踪问题的核心,数据关联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多目标跟踪的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多目标跟踪的关键技术,从航迹起始以及数据关联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具体的工作如下:1.对目标跟踪的航迹起始以及数据关联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经典的航迹起始和数据关联算法的原理,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了经典的
目的:观察研究龙氏治脊疗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评价其对紧张型头痛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和缓解程度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安全性;进一步拓展龙氏治脊疗法在紧张型头痛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自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期间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病房的符合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并采用龙氏治脊疗法治疗的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按随机数字表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5例。所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组织梗死,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事件。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2(TLR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脑损伤中经神经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参与血脑屏障的破坏。但现在完全不清楚TLR2是否具有调节大脑微血管
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始终威胁着我国养猪业大发展,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避免疫病发生,减少死亡损失,为养殖业保驾护航。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和猪瘟(Classic sw
在现今社会,高新科技与实体产业相互结合催动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经济转型,以往的生产方式和协作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改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