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临床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热敏灸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中西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肌强直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一(西药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二(针刺组)(30例)和治疗组(热敏灸组)(30例),其中热敏灸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针刺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其既往服药情况维持原药物剂量服用。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及病程)、治疗前后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及Hoehn-Yahr分级量表评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针刺组和热敏灸组中,治疗后及随访2周的UPDRS运动检查部分(UPDRSⅢ)评分及肌强直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治疗组相比,针刺组及热敏灸组的UPDRSⅢ评分及肌强直评分在治疗后及随访2周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组内比较中,各组的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级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2周及随访4周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治疗组相比,针刺组及热敏灸组的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级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2周及随访4周,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相比,热敏灸组的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级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2周及随访4周,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强直症状及运动功能,疗效与针刺相当。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本文意在通过运用加味滋水清肝饮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阴虚火旺型PD失眠患者,观察患者睡眠、焦虑、生活质量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今后在临床上运用中药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提供依据。方法: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选取57例符合阴虚火旺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患者都来自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有29例,对照组有28例。
媒体融合的本质是技术融合,技术融合的本质是数字融合,亦即人类数字化技术的演进。迄今媒体融合最根本的障碍为何,依然是不论体制和机制都有所不同的中国和美国共同面临的第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这个具有历史和技术双重积累的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尤其是缺乏足够历史纵深感的考察,以及对技术和应用背后更深刻之价值观的理解和洞察,而易于掉入误区与陷阱。如今,媒体融合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且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目的:为了研究导师自拟的肝脾同调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通过对68例肝郁脾虚证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症状观察,客观地评价了该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本方的临床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本课题选取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的6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编号,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肝脾同调方治疗,对照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干预前后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等指标,探究化浊消风散联合针刺对PSA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影响,为临床治疗PSA提供更为有效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痰湿型)患者共60例,采用拆信封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伍炳彩教授治疗心悸的临床医案进行分析,分析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心悸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组方规律,为中医治疗心悸提供用药借鉴和辨证思路参考。研究方法:选取伍炳彩教授从2016年7月到2020年11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治疗心悸的临床医案,收集并整理以此作为原始材料,严格按照心悸的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样本。其中符合条件的有260例(494次就诊记录)。全部临床资料利用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