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边款创新的原因及影响

来源 :上海戏剧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章,最初作为一种信物,代表身份权利地位等。边款是刻于印章侧身的文字,最初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直到元代印章石材的改变,文人士大夫参与篆刻活动,篆刻艺术才开始繁荣发展。赵之谦创作中广搜博取,不断求变。他运用单双刀结合刻款,以魏碑阳文入款,造像、图象引入款识,将文字与绘画意境有机统一,多种元素展现多样面貌,,同时注重书画布局的和谐与平衡,丰富了边款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提升了边款审美情趣。他的边款内容丰富,无论是在刀法技巧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有较高的造诣。在篆刻边款上,赵之谦的探索和创新具有承前启后、划时代的意义。艺术的创变,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时代机遇。新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所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产物有关。赵之谦边款创新不仅得利于他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还与整个篆刻领域的发展和篆刻艺术审美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以赵之谦的边款作为研究对象,试论其边款创新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赵之谦边款创新的原因有助于了解篆刻边款的发展历程,是在对赵之谦边款知其然的基础上,探究其所以然,发掘赵之谦边款创新的催化因素,同时总结赵之谦边款创新方法的可行之处,借古开今,帮助自己实际的篆刻学习借鉴。
其他文献
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200)  摘 要 云粳43号是云粳20号通过空间诱变后,从变异单株中经7年7代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利用区域试验中的数据,分析了云粳43号的产量和品质特性。结果显示,云粳43号在区域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3.97 %,增产不显著,但品质远优于对照品种,并具有浓郁的香味;产量的贡献因子主要来源于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品质指标达到国标2级粳米的
根据对单叶黄荆(Vitex simplicifolia)模式标本的研究,结合在其模式产地的野外调查,发现单叶黄荆与黄荆(V.negundo)并无本质区别,不宜作为独立的种,但其叶片为单叶而且比较稳定,将其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