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的形而上学追问——叔本华伦理思想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80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精神中它既有理性的智慧,又并发出了生命的激情。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造就了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辉煌,从认识论的角度初步论述了意志、欲望、激情等对人的行为的支配。在中世纪的精神生活中,奥古斯丁就在信仰主义旗下明确地把意志当作其他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近代理性哲学中,不少哲学家在理性主义之下探索、肯定、强调了意志和非理性因素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如英国哲学家休谟就分析过理智怎样服从激情、欲望和意志。法国的卢梭就有关人的本能、情感和意志的问题提出了超越理性主义的界限的论点。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的意志两重性说有较多的非理性和意志主义的成分。费希特的自我论,把人的生命和存在提到了第一位。谢林的绝对,是充满着意志和生命冲动的绝对。 叔本华在康德到谢林的哲学基础上把意志加以绝对化,使之去统摄理性。他通过对康德的伦理学基础、以理性为基础的义务论、道德律令、良心、至善的批判完成了他的形而上学伦理学的否定性构建;他探讨了“意志自由和道德的基础”这两个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完成了他的形而上学伦理学的积极构建。主张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是伦理学的形而上学根据,使得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向度又重新得以彰显。第一次突出了人的非理性,重视人的问题研究和人的主体性的作用,重视个人的生命和意志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西方的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对经验科学知识所包含的“认识事物的知识——科学知识”与“改造事物的知识——技术知识”不加区分,从而导致了对技术知识论研究的长期忽视;同时,当前以知识论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研究也一直局限在概念层面,尚未展开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对技术知识论与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的考察,提出了从技术知识论的视角深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必要性。文章将以技术知识论的研究
国防科技成果是一个国家最尖端、最核心的科技研发成果,如果可以转化用于民用,必将极大提升国家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实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地位也日
休谟作为近代经验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人的情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情感两个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对情感的作用以及“自我”在情感中的核心地位,把理性和非理
今天,在三自原则下,中国基督新教教会进入“后宗派时期”,宗派组织不复存在,信徒联合礼拜,各种不同信仰礼仪背景的信徒,本着“互相尊重”的精神,在一起共同敬拜神。但另一方面,原宗派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与技术正以其特有的力量建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世界以及我们人类本身。传统的科学普及概念和机制的形成,与近代科学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