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农地征用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与农地满足地方城市化发展现象相对应的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的产生——失地农民,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的凸显——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承载着为农民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功能,一旦被征用,从某种程度上也就剥夺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物质来源。历来党和政府对农民的生存和生活问题都高度关注和关心,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较多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以期维护和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但由于区域实际情况的多样性,无法形成统一的普适性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很多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由此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问题。苏州市吴江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征用了大量的农地,也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面临着亟待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如果不能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模式,这些失地农民很可能成为“四无游民”,成为城市边缘的不安定因素,势必会影响到当地城市化进程,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根据苏州市吴江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实际,研究当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分五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关于本课题关键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主要在分析失地农民概念由来和社会保障概念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失地农民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界定,同时深入挖掘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地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国式社会保障理论。第三章苏州市吴江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分析。主要是对苏州市吴江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吴江区区域状况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设计、实证调研、现状数据分析等途径对吴江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与问题进行调查和审视。第四章苏州市吴江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吴江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做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根源性要素分析,主要集中在保障政策不完备、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相关配套政策缺乏及失地农民自身特质等方面。第五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思考。主要是通过对浙江、陕西、山东、重庆等部分省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做法进行分析借鉴,进而结合吴江区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对策思考:完善征地补偿标准,推行多元化的征地补偿机制;健全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利;健全失地农民法律援助体系,保障合法权益;完善政策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等。最后,结语部分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若干未来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