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女性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这是女性从私人的家庭空间走向广阔社会空间的重要时期,“十七年”大众媒介全面承担了这种女性政治身体的知识建构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批判这个时期的女性形象,认为其在政治主体的叙事中,为了配合主流意识和价值观的宣扬,显得模式化和仪式化,而忽略了女性的性别与个性特征。尽管“十七年”女性媒介形象的书写上存在悖论,但对于这个媒介意识全面转换的关键性阶段,大众媒介从主流政治视野的角度对活跃在政治舞台、生产线上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建构,是对建国后我国女性堂而皇之进入中国革命与建设宏大历史的肯定和鼓励,消解了“男性世界的附庸地位”、“封建落后”的传统女性形象,为新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知识前提。本文通过综合抽样方法,运用媒介形象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十七年”《光明日报》所建构的女性媒介形象。分析“十七年”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党派报刊如何建构女性媒介形象,以及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生产机制。同时采取问卷访谈法,在全国五个城市进行了深度访谈,探讨女性媒介形象的现实认知情况。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即前言部分主要讨论了论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背景等问题;第二部分对《光明日报》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再运用抽样分析法对“十七年”期间的报道框架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所报道的女性形象进行整体分析;第四部分运用问卷访谈法对“十七年”时期真实女性形象进行了调查,并与《光明日报》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光明日报》对“十七年”女性报道具有民主党派的思想特征,同时也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偏向性,是具有时代性的政治文化心理的集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