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COD、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之一。本论文旨在探讨铁炭内电解—CASS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可行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因实际印染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很大,不适宜进行实验室研究,本论文采用模拟印染废水。模拟印染废水各成分含量为酸性大红70~90mg·L-1,碱性品绿10~20mg·L-1,PVA250~350 mg·L-1,淀粉700-850mg·L-1,Na2SO420~30mg·L-1:按此配水方案配制的模拟印染废水其主要水质指标为COD800~1200mg·L-1,BOD5200-300mg·L-1,色度500-800倍,pH4.8~6。
采用铁炭内电解工艺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铁炭床的铁炭质量比为3:1,停留时间为80min,pH为6,曝气量为0.3m3·h-1等最佳运行工艺情况下研究铁炭内电解工艺对印染废水色度与COD降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铁炭内电解预处理段可以破坏废水中致色基团苯环间的偶氮双键,使其还原打开生成苯和萘的相关衍生物,其BOD5/COD比值由原来的0.20~0.26提高到0.36~0.40,可生化性的提高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续CASS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非限制性曝气5h,沉淀20min、排水30min、闲置10min,曝气量选择0.375 m3·h-1,水力停留时间选择20h。CASS工艺可以进一步降低铁炭内电解出水的COD值,且内电解出水中增加的铁离子含量在CASS反应器内形成大量Fe(OH)3胶体,该胶体吸附凝聚活性污泥从而生成的生物铁污泥,可以有效地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提高活性污泥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铁炭内电解工艺作为预处理的方法以及CASS工艺技术路线对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使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8~92%,BOD5去除率可达90~94%,色度去除率可达92~95%,说明铁炭内电解-CASS工艺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该工艺简单、流程短、运行费用低、效果好,特别适合于我国小批量生产规模的印染厂的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