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AAC提升多重障碍儿童沟通能力的个案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meime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通能力是指沟通者用适当的形式编码欲传达的信息,视需要调整内容,监控信息是否成功传递出去并被沟通伙伴接收和理解的能力。沟通能力是保证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关键。然而多重障碍儿童由于自身认知能力严重不足、无口语输入能力,常常无法表达自身需求和意愿,不能与他人准确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往往以异常行为代替沟通表达的功能。多重障碍儿童的沟通问题使得他们难以接受有效的教育,从而导致其难于融入社会。多重障碍是指具有两种以上没有连带关系,并且非源于同一原因造成的障碍。本研究的对象为一名伴有听力障碍、中度智力障碍的多重障碍儿童。为了改善个案的沟通现状,笔者查阅了多重障碍儿童的相关特质、沟通发展与特征、沟通训练方法的相关文献,结合个案的自身特点和家庭情况,尝试使用辅助沟通训练系统提升个案的沟通能力。辅助性沟通训练是教导无口语的严重沟通障碍学生使用动作方式、符号方式,特殊技术或沟通设备进行沟通的一种训练方式。辅助性沟通训练可以帮助严重沟通障碍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传递信息。辅助性沟通英文缩写为AAC,它包括扩大性沟通与替代性沟通两层含义。扩大性沟通是指个人在表达时,除了语言之外的非口语沟通,主要包括动作方式和符号方式的沟通。替代性沟通是指个人说话能力严重受损时,用来代替进行表达或说话方式的沟通。辅助性沟通训练可以帮助严重沟通障碍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传递信息。本研究以辅助沟通训练方案为结构提纲,采用单一受试实验法中的逐变标准设计法、自然情境观察法,对个案实施和评估沟通符号训练方案、图片沟通训练方案,并观察训练的情境迁移结果。通过对个案训练基线期、处理期、保留期和迁移期的资料收集整理得出以下结果:多重障碍儿童在接受沟通符号训练后,其对符号量有所增加,图片交换能力得到提升;多重障碍儿童在接受低科技辅助沟通训练之后,其运用版面进行主动沟通的次数增加;多重障碍儿童在接受低科技辅助沟通训练之后,其运用版面进行沟通回应的次数增加;多重障碍儿童在迁移情境中,其主动沟通和被动沟通次数增加,沟通对象扩大,沟通内容更加丰富。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此外,新课程改革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通过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