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三鹿集团爆发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使三鹿这一曾经的民族品牌轰然倒下,而且危及到全国整个奶制品行业的发展;2011年双汇集团爆发了“瘦肉精”事件,在短短的几天内双汇集团损失120多亿元,双汇--中国第一肉类品牌的命运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企业品牌危机事件发生速度越来越快,危机程度也越来越深,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已经进入品牌危机高发期,我国企业发生品牌危机爆发的速度已经由最初的几年发生一例,到几个季度一例,到今天的每月几例,如何有效防范品牌危机的发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品牌危机以其突发性、低预见性以及强大的破坏性,成为了各品牌防范的重点。然而危机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代表着危险和机会,危机中也处处体现着新生,如果处理得当,巧妙运用危机管理之道,充分发挥危机管理精髓,则会转危为安,度过危险,再次重现或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反之,品牌危机会危及到企业、阻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
本文通过分析品牌危机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进程及现状,对品牌危机定义的界定、特征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和总结;运用双因素系统即DFS对品牌危机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样便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运营或提供服务时尽量避免导致企业品牌危机要素的出现;同时根据品牌危机的不同性质、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类,以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危机处理措施,并进一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品牌危机的传导机制,使读者更真实形象的了解到危机是如何一步步从潜在阶段走向全面爆发的;最后论述了品牌危机处理的原则,并针对危机的潜伏阶段、爆发阶段和恢复阶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使我们对品牌危机的防控在不同阶段有了更具体的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企业品牌的危机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