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电影早已形成规范的产业化运营模式。由于多种原因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始终没有建立规范的产业化运营模式。本文针对北京电影产业以及产业主体的现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项目管理理论、企业生产周期理论,在对早期中国电影企业历史研究、国内外当代电影产业和企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北京电影产业化运营规模小,效益低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并剖析其在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电影市场以及制片、发行、放映各环节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北京市电影产业化运营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对适合北京电影企业的运营模式做一番有实践意义的思考和探索。第一章提出了我国电影产业化运营的紧迫性,并对研究电影产业化运营的目的、意义,以及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全面介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沿革,提出了电影产业化运营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发展,揭示了北京市电影产业化运营的客观必要性,并分析了电影产业的结构与特点。第三章说明了北京电影产业化运营的发展状况,主要阐述了北京市电影产业的基本情况,并对北京市电影产业化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基本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选择电影产业发展比较成功和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做分析研究,对美国电影产业化运营模式进行介绍和总结,为北京电影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五章是在前面对历史、中外比较研究以及对北京电影企业在新时期产业化以来的进步和成绩进行总结之后,着重对当下北京电影企业整体面临的发展环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第六章提出了构建北京市电影产业化运营的基本原则,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北京市电影产业化运营模式。第七章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并结合北京市发展电影产业面临的困难瓶颈等问题,提出北京电影产业化的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