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生仅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学生运用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可以感知的生活;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这就必须将学生的生活与课程内容结合。就东乌旗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开发有教育价值的地方课程资源对提高教育效果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通过介绍课程资源与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明确可被利用的课程资源包括哪些,之后具体列出我旗拥有的有教育价值的地方课程资源,包含自然、物质、文化以及历史等几个方面的地方课程资源。第二部分介绍在东乌旗初三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原因,包含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地方课程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开发与利用的现状等几个方面。第三部分论述了地方课程资源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中开发与运用的具体方法,包括运用的原则、具体开展的活动、依托地方课程资源改变错误的教学理念并且延伸教与学的两个过程等四个方面。第四部分结合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具体介绍如何运用地方课程资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避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通过开发与运用地方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并主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家乡变化的观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国家为东乌旗经济发展做出的努力,在增加对家乡了解的同时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和祖国的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