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纯化及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高、结构多样化、低毒、生物降解及生态可接受的特性,在石油、医药、食品、环境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因此,对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摇瓶培养和测定发酵液的乳化活性及表面张力等方法,从被杂菌污染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Ochrobactrum sp.DGG-1-3中分离出五株菌(1#、2#、3#、4#、5#),其中1#菌株发酵液的乳化活性较高,乳化指数E24为54%,发酵液表面张力从65mN/m降低到50mN/m,通过形态观察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1#属于Ochrobactrum属。菌株Ochrobactrumsp.l#可以利用糖类碳源(蔗糖、麦芽糖、淀粉)生长和产生物乳化剂;以烷烃(十三烷、液体石蜡、二十五烷、三十二烷)为碳源时,菌体生长但不产生物乳化剂。以蔗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菌体生长量达到最大;以蔗糖、麦芽糖为碳源时,发酵液乳化活性最高E24为54%。以蔗糖为碳源,发酵4d的发酵液乳化活性达到最大,以麦芽糖为碳源发酵5d的发酵液乳化活性达到最大。菌株Ochrobaftrum sp.1#以有机氮(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浸粉、玉米浆、黄豆饼粉、豆粕水解液)为氮源有利于菌体生长,不利于产生物乳化剂;以无机氮(NaNO3、KNO3、NH4Cl、(NH42SO4、NH4NO3)为氮源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生物乳化剂。通过对比添加等摩尔氮素的氮源(NaNO3、(NH42SO4、NH4NO3)和等质量的氮源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的影响,发现通过添加等质量氮源的方法,探究不同氮源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的影响不准确。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等摩尔氮素的氮源时,以NaNO3为氮源发酵液乳化活性最好,发酵4d发酵液乳化活性E24为54%;添加等质量的氮源时,以(NH42SO4、NH4NO3为氮源发酵液乳化活性明显提高,发酵3d发酵液乳化活性达到最大E24为48%。考虑到以NH4NO3为氮源发酵周期较短且成本更低,使用NH4NO3为氮源更合宜。
其他文献
在地膜覆盖和大棚2种栽培条件下对春马铃薯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2种栽培条件下,以种植密度为12万穴·hm^-2左右,复合肥用量1 875~2 250 kg·h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显著病理特征之一为患者脑内产生由42个氨基酸构成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42),目前认为Aβ42的纤维化和沉积是AD发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交通的压力不断增大。由于城市道路空间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交通需求的无限增长,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交通拥堵日益突出,城市“驾驶不便,驾驶困难”的情况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有效改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不顺畅的现状,积极推动城市的发展进程,有必要重点加强公交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保证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国
[目的]观察越鞠加味方对血管性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策略的不断调整,本地化已成为一种趋向。笔者从跨国公司管理人员本地化、研发中心本地化、营销本地化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跨国公司中国本地化的营销策
<正> 炎性反应及凝血因子与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alvascular disease,a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
目的研究运动神经元疾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特点,探讨DTI在运动神经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16例、肯尼迪病(KD)患者12例及健康志
笔者考察了美国、德国公司治理模式特点、差异和利弊,对完善我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用热动力学方法测定了苯甲酸乙酯25℃时在不同组成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以及当混合溶剂组成分别为50.0%和57.7%时在不同温度下的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