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教育发展的历史其实是一部教育改革的历史,自上个世纪至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教育改革,改革原有的教育体制、课程、教学方法等来使教育更能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才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这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美国,家长不仅能直接参与儿童的教育,还能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学校的管理与决策等,在儿童的教育及国家的教育改革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是参与美国教育的一种重要群体。在中国,教育改革中存在着家庭边缘化的现象,这种现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家庭全部教育功能的发挥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健康、持续发展,作者试图对两国家庭参与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比较,并深入探讨造成两国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教育改革中家庭问题的理论溯源,梳理家庭与教育关系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家庭在教育改革中的凸显、家庭在教育中的隐退、家庭在教育中的再现。第三部分是美国家庭参与教育改革的现状,具体包括美国历史上的四次教育改革浪潮、美国教育改革参与的主体、在教育改革启动阶段和实施阶段中家庭的地位以及美国特许学校和家庭学校的概况。第四部分是我国家庭参与教育改革的现状,具体包括家庭在教育改革启动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地位,以及通过家庭调查问卷考察家庭参与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对教育改革的态度和反馈。第五部分是对中美两国家庭在教育改革启动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在教育改革中扮演角色的比较分析,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第六部分是基于前文的分析,提出对消解我国家庭边缘化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