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性金融是指单一国家或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具有国家信用的金融机构(通常为银行),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长期信用,同时以建设市场和健全制度的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实现长期经济增长以及其他政府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它产生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完成单纯依靠市场和商业性金融无法办到的事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过十多年改革与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长期投融资领域的主力银行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时间还不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健全,因此国家开发银行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发性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其次,分析国家开发银行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国外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本文得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国家开发银行的健康成长,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贡献。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开发性金融的理论背景。第三章回顾并总结了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与发展历程。第四章对国家开发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五章分析国外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第六章提出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对策。通过文章的分析,得出以下政策建议应对国家开发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一、制定高位阶的法律。国家开发银行应该制定高位阶的开发性金融的法律规范。第二、科学定位。尽快为国家开发银行立法,明确其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地位。同时,应该采取韩国产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对其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进行混合经营,并成立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经营、分账管理。第三、扩大资金来源。完善金融债券运行机制,同时积极拓展多元筹资渠道。第四、加强财政支持。包括,建立财政借款制度、财政贴息制度、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以及资本金补充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