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蒽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ukuhe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蒽环类化合物及类似物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而成为当前化学合成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在医药领域中,蒽的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应用在治疗急性白血病,乳腺癌,肺癌,膀胱癌等癌症方面;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应用中,蒽衍生物也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和致电发光材料。有资料表明,羟基取代蒽类化合物是该类药物在体内转化和植物生成蒽醌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因此羟基取代蒽类化合物的研究对于此类药物的化学合成以及毒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用于提高离子通道和液晶材料性能的研究。本实验在前人研究的
其他文献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内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新型抗疟药。在犬体内研究已发现连续多日口服给予青蒿素后其血药浓度未达稳态,相
研究目的依法韦伦是一种有效治疗Ⅰ型艾滋病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主要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CYP2B6), CYP2B6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从而影响依法韦伦的体内代谢。本试验目的是探讨CYP2B6基因多态性对依法韦伦人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为依法韦伦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筛选40名健康受试者参与该试验,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4.33±1.57y,
苯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和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2类药物,且大多含有2种或2种以上的对映体,由于它们的对映体在药理活性及毒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迄今为止市场上销售及临床应用的这类药物还大多是其消旋体,现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和对消旋体的拆分的方法得到药物的单一对映体,这对深入研究其对映体药理、生理及毒理等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苯妥英钠(phenytoin),又名大仑丁(dilantin),临床常用于癫痫、心律失常和神经性疼痛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但苯妥英钠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长期服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骨代谢异常等众多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颅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服用苯妥英钠的群体药动学目的:基于NONMEM建立苯妥英钠群体药动学模型,为临床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