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庆阳农村地区气象和大气污染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逐日入院人次之间的关联,深入分析各气象和大气污染指标对不同亚组人群的滞后效应,为庆阳农村地区AECOP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2016年6月庆阳农村地区AECOPD逐日入院人次数据、气象数据以及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大气污染数据。描述AECOPD逐日入院人次分布、气象及大气污染基本情况。利用2011年1月-2016年6月庆阳农村地区AECOPD逐日入院人次数据联合同期气象数据,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相对湿度与AECOPD的关联及其滞后效应。同时,利用2015年1月-2016年6月庆阳农村地区AECOPD数据和同期大气污染数据,调整了气象因素的影响之后,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PM10、PM2.5、NO2等大气污染指标对AECOPD的影响。结果1.庆阳农村地区AECOPD入院人次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1月-2016年6月庆阳农村地区AECOPD入院总人次为23277,其中≥65岁女性的入院人次最高,为7017,≥65岁男性次之,为6767。除2013年以外,其他年份女性AECOPD入院人次均高于男性。各年份65岁及以上组人群AECOPD入院人次均高于1564岁组人群。2.日均气温与AECOPD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反“J”型。单滞后效应:低气温(≤-6.2℃)对≥65岁男性和≥65岁女性AECOPD的影响存在明显滞后效应,且暴露当天的效应最大;低气温对1564岁男性AECOPD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在lag3d的效应最大,其RR值为1.026(95%CI:1.0011.050)。累积滞后效应:低气温对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均存在中长期效应。高气温(≥23.5℃)对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保护性因素。3.日均气压与AECOPD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倒“S”型。单滞后效应:低气压(≤858.7hPa)对≥65岁男性AECOPD的影响在暴露当天效应较大,且短期滞后效应明显;低气压对其他各亚组AECOPD的影响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保护性因素;高气压(≥876.2hPa)对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P<0.05)。累积滞后效应:除1564岁女性外,低气压对其他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累积滞后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气压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相对湿度与AECOPD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倒“U”型。单滞后效应:低湿度(≤27%)对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滞后效应:低湿度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累积滞后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湿度(≥90%)对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保护性因素。5.单污染物模型中,除1564岁男性人群lag0-2d的累积滞后效应外,高浓度PM2.5(≥42μg/m3)和PM10(≥91μg/m3)对其他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单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污染物模型中,调整了SO2后,高浓度PM2.5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累积滞后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调整了NO2、CO和O3后,高浓度PM2.5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单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SO2后,高浓度PM10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单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单污染物模型中,高浓度SO2(≥58μg/m3)在暴露当天对≥65岁男性慢阻肺急性加重影响的效应值最大,其RR值为1.060(95%CI:1.0201.102),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该效应持续作用了14天。高浓度CO(≥1.55mg/m3)对各亚组人群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优单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分别出现在lag27d和lag0-27d。高浓度NO2(≥23μg/m3)对≥65岁女性慢阻肺急性加重影响具有明显的单滞后效应(P<0.05),高浓度NO2对≥65岁男性和≥65岁女性AECOPD影响的最优累积滞后效应分别出现在lag0-15d和lag0-27d。低浓度O3(≤64ug/m3)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滞后效应在部分滞后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O3(≥111ug/m3)对各亚组人群慢阻肺急性加重影响的单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污染物模型中,调整NO2后,SO2对≥65岁男性AECOPD影响的单滞后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CO后,NO2对≥65岁男性AECOPD影响的累积滞后效应增大为3.243(95%CI:2.6453.976)。调整SO2后,CO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单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SO2后,O3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影响的累积滞后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除1564岁女性单滞后效应外,低气温对其他各亚组人群AECOPD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高气温对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表现为保护性因素。2.高气压对庆阳农村地区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低气压对≥65岁男性AECOPD的影响在暴露当天的效应较大。3.低相对湿度对各亚组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其效应值均在暴露当天最大,而高相对湿度对AECOPD的影响表现为保护性因素。4.高浓度PM2.5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均存在影响。高浓度PM10对各亚组人群AECOPD也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各亚组人群在暴露当天的效应达到最大。5.高浓度SO2对≥65岁男性人群AECOPD的影响明显,且在暴露当天效应最大。高浓度NO2对≥65岁女性人群AECOPD影响具有明显的单滞后效应,且在滞后27天的效应最大。高浓度CO对各亚组人群AECOPD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且随着滞后天数的增加其效应逐渐增强。6.低浓度O3对各亚组人群AECOPD均具有不同程度影响,而高浓度O3对各亚组AECOPD的影响表现为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