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得到普遍推行,它可以消除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不利环境隐患,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我国,城市规划环评也已成为环评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其有效性已成为衡量城市规划环评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起步稍晚,在参与机制及运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厦门PX项目为例,采用演绎与归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国内外实践发展的不同特点,就我国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及其运行与完善做富有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同时提出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可能的贡献以及有待延续的思考。
第二部分,城市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理论、机制及影响因素。提出城市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三大理论基础:思想基础.民主治理、价值基础.追求环境正义、权利基础.环境权益。然后阐述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以及参与程序等内容,紧接着深入分析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大因素:公众参与主体的代表性、参与方式的选择、参与时机的确定、信息公开。
第三部分,国内外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实践。首先从探索国外研究发展进展出发,接着以几个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环评的经典做法为例,归纳分析其共同特点。同时阐述了我国城市规划环评的发展现状以及特点,试图通过比较国内外不同特点以及共性,为研究我国公众参与提供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我国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机制及运行分析:以厦门市PX项目为例。以厦门PX为例,深入分析城市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对策。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公众参与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