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依然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社会等领域的诸多因素的制约,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历程、机遇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建设”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多重维度的困境,经济维度的困境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短期内难以彻底转变、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场机制不完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盛行。政治维度的困境表现为生态环境执法困难、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领导干部生态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文化维度的困境表现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尚未彻底消除、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社会维度的困境表现为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国际社会维度的困境表现为资源掠夺和污染转移、国际合作步履维艰。最后,提出了破解的对策,在以绿色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以绿色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机制。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制方面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执法制度、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与传播体系方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生态文明传播体系、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在发挥公众参与和环保社会组织的作用方面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激发环保社会组织活力。在加强环境治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要争取国际舞台生态话语权、参与国际环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