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整体利益问题,不仅如此,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问题更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问题;当然,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问题也事关粮食大省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主销大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大省粮食产业发展、粮食主销大省经济可持续增长等不同利益协同并付诸于共同目标行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试图为以上问题寻找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此,本研究主要阐述的是关于为什么要实施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以及怎样实施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等问题。本文共分7章:第1章在分析选题背景、选题意义、述评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责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在界定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概念的内涵、外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产生、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条件以及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实现路径等。第3章在阐述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界定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界定的基本方法;然后系统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目标与内容;最后在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标准、指标权重、指标量化、评价模型与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第4章在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四种行为主体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社会行为、市场行为、政府行为和农户行为的性质、特征、内容、方式以及粮食安全责任的不良社会行为、市场失效行为和农户不良行为的产生与矫治等。第5章主要利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机制的基本框架,具体设计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并系统分析四个机制的运行环境与基本方式。第6章基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案对湖南省2009年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的绩效进行模拟性评价,分析影响和制约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第7章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其相关建议。本文以逻辑实证方法为主线,主要以经济学的均衡理论与管理学的组织行为理论为依托,其研究成果及创新点主要是采用逻辑推理方法系统分析了关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的一般机理,利用模糊数学方法界定了粮食安全责任的内涵与外延,借鉴现代经济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关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分解与责任边界确定的可操作性方法,利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具体操作方案,利用组织行为理论规范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各相关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特征,利用行为效用理论分析了农户务工行为选择问题并解释了撂荒和抛荒现象,利用经济机制理论设计了在既定经济运行环境下保证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