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亚里士多德著有《诗学和修辞学》一书,其中的思想和见解引发了西方近代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如:比较论和替代论等。随后又相继出现了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亚里士多德著有《诗学和修辞学》一书,其中的思想和见解引发了西方近代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如:比较论和替代论等。随后又相继出现了互动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认定隐喻是关于概念、思想和行为的。它以一种认知的视角,把隐喻看做用一件事物去理解另一件事物的思维和推理的方法,并且为普通人所拥有和践行。在这一系列相关理论的背后,实际显现的是思想观念和视角的转变,主要经历了由最初关于隐喻的修辞研究,到语义研究,再到最近的认知研究。而本文对《百喻经》篇章组织的研究就是从认知角度采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的。本文对《百喻经》语篇组织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表层和深层。在“表层”方面,主要通过几种模式的探讨分析了标题和正文的组织关系以及正文中各成分的组织关系。通过这部分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百喻经》中所运用到的几种对应互动模式和映射模式,它们对建设语篇的表层组织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层”方面的探讨,发现在《百喻经》中,本体和喻体在最高层次的整个语篇(标题和正文)上呈一致关系,在中间层次的主体语篇(正文)上呈跳跃关系,和在最低层次的具体小语篇(正文组成部分)上呈一致关系。经过这两个层次的探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百喻经》原本的语篇组织状况,同时也对其相关方面作出了新颖的解释。本文借助概念隐喻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重要经典《百喻经》,进一步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和精巧的言语技巧。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入手对《百喻经》语篇组织进行相关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尝试把握佛陀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新视角,而且也是对概念隐喻理论相关论点及其模式的检验和论证。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在工程土建过程,有效的预结算与编制工作开展,不仅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也利于企业相关工作有效开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工程土建事业发展,本文基于
本文主要展示了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对小说《丈夫的秘密》前五章进行翻译并修改完善的过程。案例分析从小说文本层面的特点和语言层面的特点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文本层面主要
为了处理文学翻译中大量意义模糊、高度依赖语境的元素,译者需要灵活地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以便在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意义。这样一个复杂的转
新疆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多元文化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笔者有幸参加了其中的同声传译工作。本报告根据此次实践,结合笔者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口译理论对口译过程中的出现的问
医院的建筑规划和设计是所有民用建筑中最复杂的,因为它是集医学、建筑学、医疗设备工程学、预防医学、信息科学等为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应用成果的综合。本文以“人性化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知觉符号理论(Perceptual symbol system)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及大量实验证据的支持。从知觉符号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相关研究发现,语言加工实质是建构语言
从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确立,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在就业的驱动下,中
采用物理模拟研究某炼钢厂250 t转炉冶炼过程中废钢加入量、分布方式和轻重废钢对熔池搅拌混匀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废钢和重废钢对熔池混匀影响不同,加入轻废钢,熔池混匀时间
干旱半干旱立地是山西北部造林绿化面对的主要难题。从适地适树、就近培养乡土树种、良种壮苗造林以及提前安排预整地时间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技术。
以马铃薯夏坡蒂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浓度梯度比久加入MS培养基中,接种10d、20d、30d后,测定组培苗的苗高、茎粗、根数、根长、叶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比久浓度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