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人才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应该只看他的知识文化素养,更要看他的身心健康素养。高校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健康状况还远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大学生如何应对新世纪对于人才高标准的要求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在培养体育人才和提高大学生体质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同时,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创新课外体育教学模式、丰富课外锻炼组织形式对于各高校来说迫在眉睫。对于体育课外锻炼组织形式的研究将有利于体育锻炼的有序高效开展,并且对进一步开展体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部分高校体育组织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的课外体育锻炼组织管理的现状不乐观,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课外体育锻炼目标,高校学生对于体育场馆与设施的满意度较低,早操,课间操等常规锻炼模式在部分高校已经不再组织。2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学生男生与女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主要为了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拓展社交,女生参与体育锻炼主要为了塑造体形、应对考试、提高运动技能。在参与课外体育的形式上主要以自主锻炼为主,其他方式的组织形式参与人数较为均衡。3山东省普通高校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较为随意,多数学生没有固定的锻炼时间段与锻炼次数。4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在课外体育活动经费的分配上主要用于组织活动,其次是场地费用的支出,但是各高校的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多数学校并没有对场地提供照明设备。5影响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是教育部门不够重视,内部因素是学生自身的惰性与资金不足。6初步构建了山东省课外体育锻炼组织管理的基本模式,首先制定了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原则,其次构建了组织管理的具体模式。依据原则与方法构建了山东省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具体的社团或者俱乐部建立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46号文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山东省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每万人将至少拥有5个体育
在当前“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还能提升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据我们初步调研发现,虽然多数大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体育美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体育美学的发展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体育公园作为居民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体育公园既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硬件基础,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体育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体育广告产业的发展势头,呈逐年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传统体育广告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