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脑小血管病(CSVD)是当今老龄化社会高发的一类疾病,起病隐匿,可致认知功能下降、大小便失禁、步态异常或情感障碍等。CSVD是导致痴呆的最重要的血管因素,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细胞表面前体蛋白,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清碱性磷酸酶与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且随脑小血管病损伤负荷程度的变化认知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血清ALP活性能否作为CSV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或者仅为CSVD患者脑损伤负荷的伴随现象至今仍无定论。目的:明确ALP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头颅核磁共振(MRI)诊断为脑小血管病患者,经MMSE评分、MOCA评分评估判定为认知障碍患者110人为观察组,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110人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饮酒史、阿尔茨海默症病史、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LP、总SVD评分(脑小血管病脑损伤评分)以及MMSE评分、MOCA评分水平,以上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0例对照组(认知正常组)和110例观察组(认知障碍组)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饮酒史和HCY史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认知功能为因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本组资料显示,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HCY、吸烟史和饮酒史不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ALP水平、总SVD评分P<0.05,ALP(OR=1.055,95%置信区间1.018~1.093;P=0.003)、总SVD评分(OR=5.596,95%置信区间2.609~12.002;P=0.001)为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均为正相关。3、以脑损伤分层(总SVD评分)为因变量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HCY、吸烟史和饮酒史不是脑损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P P<0.05,ALP(OR=1.038,95%置信区间1.016~1.060;P=0.001)为脑小血管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呈正相关。4、以认知障碍分层为因变量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HCY、吸烟史和饮酒史不是认知障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盲、ALP、总SVD评分P<0.05,ALP(OR=1.041,95%置信区间1.014~1.068;P=0.004)、总SVD评分(OR=2.565,95%置信区间1.756~3.374;P=0.023)、文盲(OR=10.074,95%置信区间8.206~11.942;P=0.015)为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均为正相关。5、血清ALP水平比较:痴呆组>MCI组>认知正常组、VaD组>CSVD合并AD组、关键部位腔隙性脑梗死>非关键部位腔隙性脑梗死。结论:1.血清ALP可能是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血清ALP可与CSVD的总SVD评分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