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合格公民。独立判断能力的形成取决于自我反思智慧,反思智慧的培养需要激发每个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通过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不断调整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论文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反思性学习方式的实践为目标,力图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进行思考,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成效承担责任,逐渐成为有反思意识的自律学习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反思性学习方式之基础理论梳理,初中生语文学习反思情况调查,反思性学习方式的提出,让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方式的实践,实践结果前后对比总结评估等等。文中的实例取自寄宿制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地调整、修改反思性学习方式的实践形式和实践内容,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学习环境。论文以反思性学习理论为切入点,将阅读教学视为教师、阅读文本、学生三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分析当前阅读教学以知识接受为主要目的,学生主体思考缺失的现象和问题,并在具体的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归因分析。基于理论梳理和探讨,笔者选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伟大的悲剧》和名著《昆虫记》实施行动研究,即将反思性学习方式运用于单篇阅读和名著阅读之中进行实践分析,描述反思性学习方式是如何激发初中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观照,评估自己的学习表现,对比自己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基础上,论文最后提炼出反思性学习方式的实施原则和实践策略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实践路径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