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疹的中医症候调查及脏腑辩证的探讨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收集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门诊病例150例瘾疹患者,探讨其中医症候及脏腑辨证分型的特点。   2.按照收集的症候资料,对每位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脏腑辨证分型。   3.分析瘾疹证型与季节的相关性。   [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94年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医症候规范》,对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确诊的病例150例瘾疹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症候相关资料的方法,对每位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脏腑辨证分型,观察瘾疹的中医症候与脏腑辨证特点,以及证型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结果]   1.症候:在收集病例当中筛选出现的症状体征74种,其中频数排在前10位依次:风团、瘙痒、烦躁、发热、失眠、畏风、情志抑郁、畏寒肢冷、口干、便干,这对中医证型参考有一定意义。   2.证型:按频数从高到低依次:(1)肺卫气虚证36例(24.00%),(2)肝郁气滞证35例(23.33%),(3)脾阳虚证23例(15.33%),(4)肠热腑实证20例(13.33%),(5)肝肾阴虚证17例(11.33%),无证可归类型19例(12.67%)。   3.中医证型在季节上的分布:肺卫气虚证36例,该型在春夏秋冬分别为10例(27.78%)、8例(22.22%)、9例(25.00%)、9例(25.00%);肝郁气滞证35例,该型在春夏秋冬分别为14例(40.00%)、6例(17.14%)、8例(22.86%)、7例(20.00%);脾阳虚证26例,该型在春夏秋冬分别为3例(11.54%)、9例(34.62%)、4例(15.38%)、10例(38.46%);肠热腑实证20例,该型在春夏秋冬的构成比依次2例(10.00%)、8例(40.00%)、7例(35.00%)、3例(15.00%);肝肾阴虚证17例,该型在春夏秋冬的构成比依次4例(23.53%)、6例(35.29%)、5例(29.41%)、2例(11.76%)。   [结果]   选入本次探讨,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所收的150例瘾疹者中:   1.脏腑辨证分证型有肺卫气虚证、肝郁气滞证、脾阳虚证、肠热腑实证、肝肾阴虚证;五脏中以肺脏受累最多,其次为肝脏、脾脏、心脏、肾脏。   2.证型与季节之间的关系:春季肝郁气滞证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肠热腑实证发病率较高,冬夏脾阳虚证发病率较高。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课程是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在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在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师如何依据学科的特色来开展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画得轻松、学得快乐,逐渐的学会运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美是实现美术教学三维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美术教学 素质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