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吉林省长岭县十三泡地区湖滩地为例,选取有代表性的时期进行定位观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松嫩平原降水期、干旱期、冻结期、融冻期盐渍土土体热力构型及其对盐渍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盐渍土冻结期土体热力构型自表层向下依次为冻结层—冻结过渡层—暖土层;融冻期土体热力构型自表层向下依次为融化层—融化过渡层—冻结层—冻结过渡层—暖土层;降水期、干旱期盐渍土土体热力构型比较简单,土体内无冻层存在,自表层向下温度变化和缓。冻融期土体热力构型中温度梯度、水势梯度,是盐渍土冬季水盐积累的驱动力。融冻期土壤表层积盐,来自于冻结期冻层水盐积累。在冻结期,当表土温度降低到冻结温度的时候,使土体剖面自表层向下产生了温度梯度、水势梯度,拉动暖土层水分沿毛管上升,随着温度的继续降低,剖面温度梯度变大,毛管水向过渡层迁移,在冻结锋面凝结,在锋面上,冰晶与液态水的交界面处产生较大的水势梯度,使毛管水上升作用增强,这是盐渍土冻结期间水分在冻层富集的热力机制。毛管水是盐渍土体中盐分迁移的主要载体,冻层水分的富集也导致盐分积累。融冻期,冻层自地表向下及自暖土层向上双向融化,土壤上层融化过程中,冻结期积聚于冻土层中的水分融化,并在重力梯度作用下向下迁移,在上部过渡层以上形成潴积滞水现象,致使融化锋面处出现一个含水率的锋值区。融冻层上部水分,随土层温度的升高,水分蒸发,盐分逐渐向地表累积,下部过渡层由于温度梯度的影响,暖土层的水盐仍向过渡层迁移、凝结,使冻结层水盐增加。同时,冻结层逐渐融化,暖土层不断加厚。这种变化直至冻层融通后,潜水才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参与水分的蒸发。冻融期盐渍土水盐迁移的热力学机制是松嫩平原土壤盐化地理发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降水期、干旱期盐渍土的水盐运移主要是在重力势、基质势作用下,受降水、蒸发的影响,土壤水分、盐分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从水分、热量角度来考虑土体剖面的变化,这对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土壤水盐变化尤为重要,而土体热力构型是土壤水盐运动的主要限制因子。盐渍土水盐运移的节律性研究,对松嫩平原盐碱湿地、草地的发育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根据不同时期水盐变化情况,人类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使土壤发育向良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