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盐渍土水盐运移的节律性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ugh9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吉林省长岭县十三泡地区湖滩地为例,选取有代表性的时期进行定位观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松嫩平原降水期、干旱期、冻结期、融冻期盐渍土土体热力构型及其对盐渍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盐渍土冻结期土体热力构型自表层向下依次为冻结层—冻结过渡层—暖土层;融冻期土体热力构型自表层向下依次为融化层—融化过渡层—冻结层—冻结过渡层—暖土层;降水期、干旱期盐渍土土体热力构型比较简单,土体内无冻层存在,自表层向下温度变化和缓。冻融期土体热力构型中温度梯度、水势梯度,是盐渍土冬季水盐积累的驱动力。融冻期土壤表层积盐,来自于冻结期冻层水盐积累。在冻结期,当表土温度降低到冻结温度的时候,使土体剖面自表层向下产生了温度梯度、水势梯度,拉动暖土层水分沿毛管上升,随着温度的继续降低,剖面温度梯度变大,毛管水向过渡层迁移,在冻结锋面凝结,在锋面上,冰晶与液态水的交界面处产生较大的水势梯度,使毛管水上升作用增强,这是盐渍土冻结期间水分在冻层富集的热力机制。毛管水是盐渍土体中盐分迁移的主要载体,冻层水分的富集也导致盐分积累。融冻期,冻层自地表向下及自暖土层向上双向融化,土壤上层融化过程中,冻结期积聚于冻土层中的水分融化,并在重力梯度作用下向下迁移,在上部过渡层以上形成潴积滞水现象,致使融化锋面处出现一个含水率的锋值区。融冻层上部水分,随土层温度的升高,水分蒸发,盐分逐渐向地表累积,下部过渡层由于温度梯度的影响,暖土层的水盐仍向过渡层迁移、凝结,使冻结层水盐增加。同时,冻结层逐渐融化,暖土层不断加厚。这种变化直至冻层融通后,潜水才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参与水分的蒸发。冻融期盐渍土水盐迁移的热力学机制是松嫩平原土壤盐化地理发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降水期、干旱期盐渍土的水盐运移主要是在重力势、基质势作用下,受降水、蒸发的影响,土壤水分、盐分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从水分、热量角度来考虑土体剖面的变化,这对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土壤水盐变化尤为重要,而土体热力构型是土壤水盐运动的主要限制因子。盐渍土水盐运移的节律性研究,对松嫩平原盐碱湿地、草地的发育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根据不同时期水盐变化情况,人类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使土壤发育向良性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体现出其良好的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便捷性与适应性,其应用领域也愈加宽泛。随着城市化脚步的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一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围绕“基于WebGIS的旅游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着重阐述了在Internet环境下基于Web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关键开发技术,研究了WebGIS的相
本文以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的上坪-中坪旅游活动景区为例,研究旅游小径、停车场附近的土壤性质以及景区溪水pH值的空间变化,探讨旅游活动(旅游践踏强度)对景区生态
学位
信息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地理信息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共享成为信息化中的一个关键的技术和政策问题。地理信息共
草地是我国西部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在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由于人为活动或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草地退化日益严重。除导致草地产量降低,使当地居民失去赖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