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问题及其政策调整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对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是个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农牧业是一个基础性产业、社会效益高的特殊性产业和高风险弱质性的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牧业面临国际竞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国的农牧业部门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部门之一。WTO与农牧业有关的协议制定了有关农产品贸易政策的一系列规则,包括对非关税措施实行关税化、逐步降低关税和扩大市场准入、削减出口补贴、减少引起贸易扭曲的国内政策干预等。这些协议和我国的承诺以及由于履行承诺带来的农牧产品贸易环境的变化,给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农牧业所占的比重大。从全国来说,农牧业又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所以,农牧业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中占重要位置。WTO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能否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的写作的目的旨在为我国政府如何在WTO条件下抓住机遇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业安全,提供政策参考。 通过对WTO农牧业规则的考察、对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问题的关注和对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的思考,得出本文研究成果:WTO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政策调整应从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促进公平竞争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章介绍了WTO的农牧业规则和我国的入世承诺及兑现承诺情况,归纳了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具体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问题。第三章通过回顾过去的农牧业政策,说明有必要进行政策调整,并阐述了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全文写作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运用了个体分析和总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首次较全面选择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问题以及在WTO框架下对农牧业政策调整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贯彻了市场经济的取向,提出的政策调整措施完全符合WTO的规则要求。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