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黔东南原生态旅游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上将生态文明列为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重点,将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等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黔东南州有着良好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借国家西部建设的机遇,发挥黔东南原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黔东南原生态旅游以促进黔东南经济增长。同时,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已经将发展原生态旅游纳入十一五规划之中。本文通过收集黔东南原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现状等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最后对黔东南原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规划。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意义,国内外GIS、原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以及黔东南原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区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概况、旅游资源概括、旅游业发展现状等。第三部分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黔东南原生态旅游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评价。把黔东南原生态旅游影响因子划分为休闲康乐价值、环境质量、民情风俗等18个,通过分析,结果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民情风俗、休闲康乐价值、环境质量、生态条件、文化古迹因子总权重为62.75%。排在前十位的影响因子的权重为86.60%。并结合各景点的实际分值,对黔东南旅游景点进行了评分。第四部分应用GIS对黔东南旅游资源评分、对收集到的黔东南经济、交通、人口等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黔东南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总评分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具有可信度,可以用这个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黔东南境内的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4km缓冲区范围内,集中了选取作研究对象的99个景点中的59个,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2km缓冲区范围内集中了74个,具有很强的交通便捷性。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于84%的市县主要分布的黔东南中部和南部,共有10个县(市)集中聚居8.56万以上的苗族人口,最多的超过了30万。有6个县集中聚居8.59万以上的侗族人口,最多的超过36万。大规模的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对工业文明还处于萌芽阶段的黔东南来说,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积淀民族文化精华,保护各民族的独特性,保持各民族的原生态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五部分运用第三、第四部分分析结果,点-轴发展模式理论,结合黔东南各地风俗文化差异,规划建设3个原生态旅游大区域的结论:1、以湘黔铁路、舞阳河、省道为轴线的以苗文化、古文化为主的凯里、黄平、施秉、镇远、岑巩区域;2、以沪瑞高速黔东南段和320国道黔东南段为轴线的以苗文化、自然生态为主要旅游资源的麻江、凯里、丹寨、雷山、台江、剑河、三穗区域;3、以黎平机场为中心、321国道黔东南段、省道为轴线的以侗文化、生态资源、红色文化旅游为主的榕江、从江、黎平、锦屏、天柱区域。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
其他文献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15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的心理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本外币一体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作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国际业务也越来越受到各家银行的重视。南京银行作为处于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
本文对某红土镍矿制镍后产生的含硫酸镁废液制备氢氧化镁工艺进行了研究。先通过探索实验得到制备氢氧化镁的初步工艺,再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出高纯氢氧化镁产物,最后探索氯化钙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关于清代文人花鸟画的相关画史、画论、画法、画理运用中国美术史论及中国绘画本体学、美学等原理来揭示其发展背景、题材特点、技法特点、意境追求、形态
为保护环境,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实施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在大型机组烟气脱硫方面显得经验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对脱硫系统的综合研究后加以实施。
本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交通部基础研究科技项目“航海雷达中频信号数字处理方法的研究”,本文主要完成其中信号采集处理方法的研究内容。在航海雷达的研究中,信号的采集、处理
唐修《晋书》(以下简称《晋书》)集前18家晋史之大成,史料之丰富,蔚为大观。然《晋书》自成书以来,因其大量采小说入史导致史笔不纯而饱受各家批评。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以《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5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临床病理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
纺织印染工业是我国民族工业中历史上最悠久的产业之一,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印染的各个阶段都会排放出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
电压凹陷指电网供电电压的均方根值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的事件。作为最受关注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电压凹陷无论是对工业用户还是对电网本身,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从用户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