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硅酸钙镁板的制备及组成与结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ange0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酸钙板轻质高强,导热系数低,具备防火隔热不变形,防潮防腐防霉变的优点,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但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为普通硅酸钙板,产品通常质量波动大,性能不稳定,高品质的高密度硅酸钙板生产存在较大难度。本文采用级配石英砂提高硅酸钙板的密度和强度,同时基于本实验室硅酸钙镁复合胶凝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硅酸钙板中引入镁,开发硅酸钙镁板。通过研究筛分后的较窄粒度区间石英砂对硅酸钙板制品组成、孔结构以及宏观性能的影响,阐明不同粒度石英砂同钙质材料结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粒度的石英砂进行级配,进而评价石英砂级配对硅酸钙板宏观性能的影响,提出制备高品质硅酸钙板石英砂级配的方法。另一方面,探究Mg2+对硅酸钙板组成、微观形貌、微观结构以及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在蒸压条件下含镁托勃莫来石的形成过程,进而阐明Mg2+对硅酸钙板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为富镁矿产在硅酸钙板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具体的工作如下:(1)采用不同粒度的石英砂(40目、45目、100目、200目、325目、800目)制备了硅酸钙板,研究表明:随石英砂粒度变细,生成低碱性水化硅酸钙以及托勃莫来石速率加快,180℃蒸压10h,盐酸溶解法和BSE-IA法显示使用800目石英砂,石英砂时反应量达到53.98wt%,而此时40目石英砂反应量仅为4.7wt%;较细石英砂制得制品密度下降,随石英砂粒度变细,制品抗折强度先上升后下降,过粗和过细的石英砂都不利于制品强度的提升。(2)采用级配石英砂制备了硅酸钙板,研究结果表明:100目区间的石英砂含量对硅酸钙板抗折强度影响显著;通过较粗(100目左右)和较细颗粒(200目以上)的级配,可以优化制品孔隙分布,提高制品密度,从而使得制品强度提升;采用级配石英砂100目:200目:325目=4:4:2的制品具有较优的孔分布,较高的密度(1.62g/cm~3),抗折强度(12.2MPa)比使用325目石英砂时(8.4MPa)提高了45%。(3)引入含镁物质在不同蒸压工艺下制备了硅酸钙镁板,研究结果显示:硅酸钙板制品水化产物经历了高碱性水化硅酸钙(Ca/Si>1.4),到低碱性水化硅酸钙(Ca/Si在1-1.4之间),再转化为托勃莫来石的过程;氢氧化钙存在时,会阻碍低碱性水化物和托勃莫来石的形成;Mg2+结合在水化硅酸钙和托勃莫来石中,有利于促进低碱度水化硅酸钙的形成,使其碱度降低,并向托勃莫来石转化,180℃蒸压10h时,其最大结合量可达2.45%;同时改变托勃莫来石形貌,使得片状的托勃莫来石中出现花瓣状结晶;根据红外光谱(FTIR)以及纳米压痕结果,镁的掺入使得提高了水化硅酸钙聚合度,增加了水化产物中UHD C-S-H相和HD C-S-H含量,水化产物微观弹性模量和显微硬度得到提升;同时少量镁的掺入(摩尔比Mg/(Ca+Mg)=5%)后,制品抗折强度由8.4MPa提升到11.02MPa。通过镁的掺入和级配石英砂的引入,硅酸钙板密度可达1.63g/cm~3,抗折强度可达14.7MPa。
其他文献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能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同时,核电是一个现代的大规模复杂系统,核电设备国产化能够提升我国工业设计和制造能力。人因失误已成为影响核安全的主要因素,减少核电厂人因失误概率,对提升核电厂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CREAM方法为理论基础,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核电领域人因可靠性方法调研、对比、论证,确定了第二代人因可靠性方法CREAM,作为基本方法;基于REASON模型
三相PWM整流器作为交流电转直流电的电力转换装置在工业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高频化发展是未来趋势之一。目前新一代宽禁带材料Si C器件已经实现商业化,Si C MOSFET优异的高频特性使三相PWM整流器高频率化成为可能。为解决高频率化下的开关损耗问题,本文对三相有源钳位谐振直流Si C整流器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介绍了Si C MOSFET目前的研究现状,谐振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发展过程和国内
氢能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终极能源。电化学水分解制氢是未来极具前景的一种绿色制氢技术,其大规模的实际应用主要受限于能耗高。目前,降低能耗的两种研究策略:一是制备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二是替换主要高能耗的析氧半反应(OER),从而实现高效制氢。催化剂方面,过渡金属磷化物是一种具有高活性、耐腐蚀、低成本的催化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其通常由含磷盐热解产生的剧毒、易燃磷化氢磷化而制备,因此需要优化过
中药材中活性成分如多糖、甜菜碱等的含量变化。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并优化亚临界流体脱除枸杞中7种不同极性农残的工艺:首先枸杞中添加7种典型农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和比例、萃取温度、时间、次数对农残脱除率的影响。然后以极性相差较大的农药克百威和多菌灵的脱除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剂丁烷:乙醇3.43:1(v/v)、温度35.58℃、时间50min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公众的重视,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制造行业的发展,其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可以降低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还能够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研发困难、资金短缺、价格过高等原因,导致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较低,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
一些具有破膜活性的阳离子高分子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膜杀伤肿瘤细胞,这种杀伤方式不依赖细胞代谢状态、不易产生耐药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其系统给药面临着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且目前临床上仅通过瘤内注射给药。如何设计具高选择性的破膜高分子是关键挑战。本论文利用肿瘤组织微酸环境,开发了肿瘤酸度可激活的破膜高分子,使其在正常组织pH下呈现低破膜活性,而在肿瘤酸度下破膜活性被激活。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分
目前的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占绝大部分,但是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在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有机太阳电池具有质量轻、柔性和可大面积加工的特点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有机太阳电池主要采用的是体异质结的器件结构,而体异质结电池器件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低,器件的优化过程相对比较复杂,限制了体异质结电池的大
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ZnO,以硝酸锌为锌源,表面活性剂选择PVP,氢氧化钠调控反应环境碱性,经过控制反应p H值8.5~12.5,获得圆柱形、片状与棒状掺杂、锥形纳米棒状、短柱状、菜花状等形貌各异的六方纤锌矿纳米ZnO。研究表明,制备所得纳米ZnO光致发光性能和粒径分布均受反应体系p H值的影响,控制水热反应体系p H值11.5时,纳米ZnO形貌均一,粒径分布在100~500 nm,分布范围较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调度规划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与居民的用电需求也在迅速增长。近年来,接入电网的负荷类型与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的接入,使得各地区电力负荷的变化呈现更严重的随机性,对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的精确性与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所做工
CsgA是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上的一种蛋白,可以自组装形成淀粉样纤维。几丁质结合结构域(CBD)是环状芽孢杆菌几丁质酶的C末端结构域,具有刚性和致密的扭曲的β-sandwich结构。贻贝足蛋白(Mfps)是贻贝的界面粘附蛋白,通常具有非结构化的随机卷曲结构。在CsgA的基础上,引入结构域CBD或Mfp5得到融合蛋白CsgA-CBD和Mfp5-CsgA,两者均可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CsgA纳米纤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