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一直受到青睐,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国务院2001年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还仅仅止步于把书本形式的语言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或者尽管强调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但由于合作动机盲目,合作内容肤浅,互动方式单一或者学生根本缺乏合作技能等等原因,导致合作效果不显著。 为了探究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笔者于2013年2月至7月在长沙市某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并撰写了此文。文中,笔者以小组合作课堂成果展示为例,试图证明:学生对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持肯定态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后进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为论证这三个假设,本文从合作学习的形成与发展、定义、基本要素和实施方法等方面简要回顾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动态,阐述了合作学习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础:社会互赖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调查、访谈、对比测验、课堂观察与反思、案例分析等方法收集数据,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因对小组合作课堂成果展示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大学英语阶段,高中阶段对其研究较少,故本人从高中课堂观察入手,分析小组合作课堂成果展示的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学生访谈,总结出成功合作课堂的要素,提出了自己“四环三要素”的教学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合作学习这种课堂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后进生的英语学习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