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特性仿真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与环境污染的问题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而锂离子电池凭借着能量密度大、电池单体电压高、自放电率低、循环使用寿命长和无排放污染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汽车优先考虑的储存能源。但是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热安全问题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瓶颈,所以控制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在一定适当的范围内(-20℃~55℃)是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所必须的。本文首先对单体锂离子电池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验手段测试了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容量、开路电压和内阻等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并计算了其热物理性参数,由计算得到的参数建立了电池三维热模型。模拟了电池在0.5C、1C、2C放电倍率下电池的热分布,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且仿真分析了电池单体在不同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条件下的散热性能。结果显示提高电池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可以降低电池表面温度。通过对电池单体热模型的分析扩展到电池组,研究由若干个电芯串并联起来的电池组的散热性能。仿真电池组在不同放电倍率条件下的热分布,结果发现小倍率放电时,电池组内部电芯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正极极柱附近温度相对较高,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大电芯温差也在逐渐变大。并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不同外壳材料对电池组散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较低时,钢材质的外壳散热性能略高于其它几种外壳,但随着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外壳材料对电池的散热性能影响较小。根据电池组的结构设计了一种电池包模型,并提出两种散热方式对电池组进行散热分析,散热方式分别为自然对流散热和强制风冷散热,运用ANSYS FLUENT软件计算了上述散热方式对电池组散热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加任何散热装置的自然对流散热条件下,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电池组生热温度超过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温度,需采取强制散热。设计出两种强制风冷散热的方案,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方案二的散热性能明显优于方案一,当进风口空气流速较低时,电池组内部温差较小,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最后,对方案二做了进一步优化,主要优化了排气口位置,通过仿真分析之后发现优化后的方案对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有改善,可以明显改善电池组的散热性能,有利于提高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其他文献
学位
高筑填路堤是指填筑高度超过20m的路堤,其变形和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公路及岩土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对路基土体的沉降变形从固结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分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更持久的供能,传统的电池体积大,寿命短,逐渐无法满足技术进步的需要。MEMS能量采集技术可以将环境中的振动能源采集转换为电能,其寿命长,无须更
现代冲压设备要求高自动化、高效率和高精度,因此高速冲床在冲裁领域、标准化生产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加。本文以一种新型对称多杆高速冲床机构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高速冲床机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航空制造业产品需求迅速增长,航空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以及新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等问题正影响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在航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飞
成都粘土基坑边坡发生变形过大、坡脚软化、悬臂桩倾斜、甚至整体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降雨造成的水分渗入,另一方面,成都粘土作为膨胀土且我们在工程中接触的土体大多为非饱和
土层锚杆技术经历几十年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边坡治理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对锚杆作用机理的认识现在还不是很全面,锚杆的设计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工程经验,辅之以
基坑开挖带来的地层变形与扰动将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尤其是紧临地铁的深基坑工程。为了控制变形,将基坑开挖对地铁结构的影响降到允许范围内,往往会设计相应的支护结构。
自从做了妈妈,孩子就成为很多女人生活的重心,各种聚会也几乎以孩子为交流的话题.最近听到一位朋友诉苦,说是近一两个月,他发现孩子鼻塞、流涕、揉鼻、呼吸音粗、张口呼吸几
期刊
以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为依据,本文研究开发了矿用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仪,并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对仪器性能进行了评价。本仪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