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环境污染源按其发生类型分为点源、非点源。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非点源污染对于整个水体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由非点源所引起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磨盘山水库是哈尔滨市新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哈尔滨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从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些年对水库水质的监测数据上看,受水库水体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磨盘山水库亦存在着潜在的富营养化问题。为了保护水库水质,进行富营养化现状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已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 本论文对磨盘山水库周边非点源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研究非点源污染中氮磷污染物的流失特征、流失量及对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氮磷污染物分为吸附态和溶解态两种。二者累加为总氮、总磷的年入库量。研究表明,氮的入库形式主要是溶解态氮,而磷则以吸附态磷为主。 同时,采用前人对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中给出的计算参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中的不同污染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化肥污染是产生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形式,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所占比重很小。 磨盘山三条入库河流拉林河、大沙河、洒沙河的水质基本为Ⅱ类。选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2001-2006年间,磨盘山水库总体看来属于贫营养状态,但已非常接近中营养状态;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GM(1.1)进行水库富营养化预测,结果显示水库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的年际变化均呈增加趋势。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有进一步加重趋势。 本课题在总结非点源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非点源污染对磨盘山水库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大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策略,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磨盘山水源的保护规划及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保护政府投巨资新建的哈尔滨市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