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问题,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矛盾突出。人们逐渐将重点从单纯的废旧资源利用转向系统整体规划,强调规模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产业集群共生循环模式应运而生。继丹麦卡伦堡产业集群共生循环案例的成功,许多国家都在争相探索发展共生循环,然而对比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在层面运行机制和推广产业共生过程中,技术、制度还不完全成熟。本文主要围绕产业集群共生循环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试图通过对已有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总结和影响因素分析来探求产业共生的构建与推广的方法,对于推进产业集群共生循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学者研究和天津开发区共生循环模式发展的实际,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集群共生循环影响因素的三角分析框架,系统性地将影响因素按照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类,分为园区层面的影响因素、企业间影响因素和企业内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各因素的影响作用,提出新视角下的理论研究框架。同时以中国三大生态产业园区——天津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共生模式图,探索关键因素,找到与国内情况匹配的产业共生模式构建方法。研究表明,制度因素是影响企业参与产业集群共生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产业共生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支撑源动力;企业间因素决定产业共生组织的进程发展,需要政府和第三方组织的介入。本文在最后从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三个角度入手提出推进措施,为其他产业共生组织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实例示范与启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