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为社会赢得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的同时,更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政策,促进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尽管如此,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分析大学生创业政策如何发挥作用以提升创业意愿就成了当务之急,对这种作用的内在机制探讨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创业认知的视角,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模式识别理论,以杭州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受益对象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19份,应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研究了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创业机会原型在其中的中介效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各维度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创业机会原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项目支持政策对创业机会原型的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制度支持政策则只对内容丰富度和框架清晰度的影响显著,对内部聚焦度的影响不显著。第三,创业机会原型及其各维度对创业意愿具有积极影响。第四,除了内部聚焦度在制度支持政策与创业意愿之间没有中介作用,创业机会原型的三个维度在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各维度对创业意愿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将大学生创业政策从创业环境中剥离出来,同时引入创业机会原型作为中介变量,明晰了其维度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机会原型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为创业政策和创业意愿的研究开拓了视角。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政府及创业管理机构一方面应继续出台创业制度支持政策,提高创业者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应扩大项目支持政策范围、加强项目支持政策力度,提升创业的可行性与创业者的风险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