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CO-OFDM)的研究逐渐深入,在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的传输系统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CO-OFDM技术结合了相干光检测和OFDM技术的双重优点,同样也继承了多载波技术所共有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的问题。由于CO-OFDM系统中器件的非线性效应,峰值信号通过这些非线性器件时会产生严重的信号畸变,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而由于现阶段光器件制造工艺的限制,制造线性度较高的光器件的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所以对如何抑制CO-OFDM系统中的PAPR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介绍了OFDM技术的基本理论和CO-OFDM单模光纤通信系统模型,利用Optisystem光仿真软件和Matlab仿真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CO-OFDM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采用纠错编码的情况下,当传输速率为10Gbps,传输1000km时,得到的系统误码率小于1E-004;在要求系统误码率小于等于1E-003的情况下,该仿真系统在传输速率为10Gbps时可以传输1300km,CO-OFDM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能很好的适用于长距离通信。
论文还研究了CO-OFDM系统的非线性效应以及高PAPR对CO-OFDM系统的影响,并对现阶段主流的PAPR抑制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了解决CO-OFDM系统高PAPR的问题,根据CO-OFDM系统需要使用较多子载波的特点,论文给出了两种适用于CO-OFDM系统的改进的PAPR抑制方法:ACE改进算法和PTS-TR改进算法。论文将这两种改进算法应用于CO-OFDM系统,对算法的PAPR抑制性能和BER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适用于CO-OFDM系统,而且都能有效的抑制CO-OFDM系统的PAPR,大大减小了算法复杂度,对系统的BER性能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