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从2003年到现今,相继发现了塔中Ⅰ号破折带上奥陶统大型礁滩体油气藏,以及北部斜坡中下奥陶统岩大面积准层状分布的风化壳型油气藏。研究发现,受到储层和断裂共同作用的影响,不同构造带在不同层位上的含油气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典型富油气构造带塔中Ⅰ号坡折带及10号构造带,在大量的地质、测井、地震、地球化学分析化验等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两个构造带储层和断裂的特征及控藏作用,并进行对比分析,这对于开展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聚集特征与成藏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塔中Ⅰ号坡折带良里塔格组显示了更好的含油气性,10号构造带鹰山组的含油气性更好。从油气藏的分布可以看出,断裂的发育程度与储层的分布对油气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2)从储层特征来看,在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Ⅰ号坡折带以巨厚的礁滩复合体为特征,优质储层更为发育;在鹰山组沉积时期,10号构造带处于岩溶次高地,发育了大面积的台内滩沉积,并且受到后期岩溶作用的影响,发育了大量了溶蚀孔洞及裂缝。(3)从断裂特征来看,Ⅰ号逆冲断裂活动剧烈,并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而10号断裂属于次级断裂,活动较弱。研究区走滑断裂在横向上具有四种组合方式,在纵向上具有三花六带的形态,构造样式以负花状构造为主。从地层水证据来看,Ⅰ号坡折带上下奥陶统之间流体交换明显,显示了更好的沟通性。(4)从储断共同控藏作用来看,良里塔格组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控于高能沉积相带的分布,鹰山组油气藏主要受控于岩溶相带的分布。并且由于Ⅰ号断裂紧邻满加尔凹陷,油气充注点、断层的倾角和断距对油气控制作用明显。平面上,高产井主要分布在走滑断裂的羽状破碎带和马尾走滑带,并且距离走滑断裂越近,油气产能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