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旅游景区景观生态评价及规划应用研究——以天云洞旅游景区为例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实,精神上的享受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的比重则越来越大,而旅游是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最主要活动之一,旅游活动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产业和旅游景区所暴露的问题就越多,其中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环境破坏是最为严峻的问题。因此,旅游产业和旅游景区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就愈加大,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则变得十分地迫切。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引入到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中,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景观生态评价体系来对旅游景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分析其评价结果,从而确立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案,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简要的总结了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生态旅游、景观生态评价和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GIS技术的在景观生态评价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指出对旅游景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的重要意义。  以福建省莆田市大蚶山天云洞旅游景区为研究课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叠加法,选取景观生态评价体系中的景观自然度、景观旷奥度、景观美景度、景观相容度、景观可达度和景观敏感度六个评价因子建立起天云洞旅游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叠加法分别对出四个因子进行评价,并借助GIS的加权叠加功能生成最终的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图,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评价结果的分析,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对景区的生态功能区进行划分,从景观斑块规划和生态廊道规划的角度对天云洞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提出了建议,最后对景区的景观规划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旅游景区的生态评价和生态规划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总而言之,随着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研究的继续发展,近年来,GIS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中,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尝试将GIS技术运用于旅游景区生态评价和规划中,作为旅游景区开发和生态建设的指导依据,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南缘主要的森林类型油松林和松栎混交林为对象,对不同生境森林类型进行了样地调查,分析了两种林分的主要特征,选择典型的油松林和松栎混交林实施近自然经营
建设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政策的提出,把植物园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植物园不仅是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憩娱乐的场所,让人们在欣赏美丽风景、休闲娱乐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阔
目前,荒漠化危机已经遍及全球,它缩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严重退化,加剧了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全球重大的环境问题。土壤风蚀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灾
以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因而受到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作为高寒森林生态系统最具特征的组成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原产巴西等南美洲温带地区。矮牵牛花色丰富、花型多样,花期长达数月之久,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矮牵牛广泛应用于庭院装
本文以大青山阴坡30a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研究了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胸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等,研究结果表明:(1)蓄积量、木材密度、高径比、枝下高与林分密度呈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