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手术预后及MUC1基因特征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1、回顾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相关预后因素,评价其对生存期的影响,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提供帮助。2、利用大规模数据库和食管鳞癌组织样本分析MUC1基因的表达特征,为研究MUC1在食管癌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3、本研究同时对MUC1在肿瘤化疗耐药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86例80岁以上经手术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因素对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2、首先利用ONCOMINE和COSMIC数据库对MUC1基因的拷贝数及突变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对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进行MUC1基因组DNA测序、Western Blot等检测,研究MUC1基因的突变情况、蛋白表达情况以及MUC1蛋白的糖基化状况。3、对HeLa229和NCI-H292细胞系进行Western blot、Realtime-qPCR、CCK8等检测,研究MUC1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及EGFR在其中是否发挥作用。结果:1、统计分析显示,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为:肿瘤T分期、肿瘤最长径、术后并发症和淋巴结转移状况,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肿瘤pT分期为T1、T2期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好于T3期患者。2、对ONCOMINE和COSMIC数据库的分析发现,MU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基准值且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但是数据库中MUC1的基因突变频率较低(0.23%);与此结果相一致,对6例食管鳞癌样本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MUC1基因测序,未见MUC1基因突变;而对14例食管鳞癌样本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的MUC1表达分析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有11例样本中MUC1蛋白N端蛋白糖基化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增加,而C端蛋白表达并无明显规律可循;进一步对10例食管鳞癌样本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进行分析,发现7例样本中C1GALT1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增加。3、Etoposide和Doxorubicin处理HeLa229和NCI-H292细胞株均可上调MUC1蛋白及mRNA水平;沉默MUC1后,HeLa229和NCI-H292细胞株对Etoposide耐药性有不同程度下调;EGFR抑制剂Erlotinib可阻断Etoposide导致的MUC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上调,同时亦可阻断MUC1所导致的HeLa229和NCI-H292细胞系对Etoposide的耐药性。结论:1、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患者,选择T分期相对更早(T1、T2)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术后生存期。2、在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MUC1基因突变较为罕见;而MUC1-N端O-糖基化水平有明显提高,而且这种糖基化水平的提高与C1GALT1表达有关。3、在HeLa229和NCI-H292细胞系中,化疗药物诱导的MUC1表达上调水平的增加,进而MUC1介导致的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增强。而EGFR抑制剂Erlotinib可阻断化疗诱导的MUC1上调都可以被EGFR抑制剂Erlotinib阻断,从而降低MUC1介导的耐药性。
其他文献
爱国卫生运动兴起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为反抗美帝国主义挑起的细菌战,促进民众健康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爱国卫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广大乡村地区积极响应各级党委的号召,组织动员全民参与开展了群众性的卫生防疫运动,实现了乡村卫生事业的突破性发展,为新时期乡村卫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与呈现了1952-1959年间山西乡村爱国卫生运动的多元面相。首
钢桁腹组合梁,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用钢桁腹杆代替。相较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其自重有效降低、不必考虑腹板开裂的问题、工程作业量小,是近年来组合结构桥梁发展的一种新桥型。本文以云南地约科1号大桥(72+125+72)m波形钢腹板桥为原型,分别采用Midas/FEA软件和Midas/civil软件建立钢桁腹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桁腹组合梁桥受力并对主梁结构钢腹杆进行调整;分析桩土相互作用对该桥
目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女性婚育年龄和生育年龄明显推迟,全世界不孕不育率不断升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有效地解决了很多不孕症患者的生育需求,随着ART的广泛应用,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入,如何提高患者的卵巢功能,使卵巢能够产生足够数量和质量良好的卵子,使其能自然妊娠,或提高ART的临床妊娠成功率,成为生殖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
分析程序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重要审计程序,但分析程序传统实施方式中又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使分析程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数据技术涵盖了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结果展现、信息隐私和数据源保护等各个方面,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弥补传统分析性程序中存在的不足,并可以显著提升分析程序的工作效率与结果的有效性,对于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均有积极的帮助。虽然大数据技术的积极作用已经深入人心,相
学位
反射率基法是遥感器在轨定标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选取地表特性均匀的特征场作为观测目标,获取卫星过顶时遥感器探测数据和场地仪器观测数据,结合辐射传输模型,定量计算载荷入瞳处的辐亮度或反射率,实现对遥感器的在轨辐射定标。论文调研地表反射率的测量方式,分析了人工测量和自动化测量方式获取地表反射率的优缺点,介绍了直接法反射率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光谱辐亮度仪和光谱辐照度仪组成,可以同步测量地表辐亮
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血肿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24h内血肿清除率、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
芝麻茎点枯病是由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对芝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挖掘抗病基因,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对保证芝麻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不同地区的44个芝麻品种进行田间芝麻茎点枯病的抗性鉴定。借助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出两个抗芝麻茎点枯病相关基因SiPYL4、SiTLP,对SiPYL4、SiTLP进行了克隆,利用Gate
花斑木作为一种提高木材附加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筛选出更多适合三种不同花斑类型的单株真菌或真菌组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自然形成的花斑木中提取得到花斑真菌,通过单一真菌接种木材以及真菌组合接种木材两种方式筛选得到能够产生花斑的单种真菌/菌株组合并探讨花斑真菌对木材的选择性。同时对单一花斑真菌产生的胞外色素进行色素提取、稳定性分析以及成分分析,研究色素的应用性质,为花斑真菌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站锅炉排气噪声的声压级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改善锅炉排气噪声的声音品质已经成为锅炉排气噪声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排气噪声控制装置的结
目的失眠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之一,常伴有抑郁情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以睡眠剥夺大鼠为研究对象,从脑-肠-菌群变化探讨其作用环节,为中医药防治失眠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将70只SPF级雄性大鼠(2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地西泮组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组,每组10只。除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