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普通高校啦啦操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推广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by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深入落实,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倡导的“科学健身校园行”活动,配合“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嘉年华”活动的开展,全国啦啦操推广委员会受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委托,组织研制了《全国啦啦啦操规定套路》,规定套路的出现为啦啦操运动在普通高校的规范化、系统化开展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啦啦操规定套路在成都市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表明:   1、规定套路为啦啦操运动在高校更系统化、规范化的全面普及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2、课程、代表队、社团、俱乐部是啦啦操在高校的主要开展形式,其中以课程教学为核心。   3、啦啦操在高校的课程构建不完善,未被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普及推广,大部分学校仅将其加入到相关课程中实施教学。   4、啦啦操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学历结构呈良好态势,能够及时洞察学生心理动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男女比例不均,专业技能水平偏低,接受培训情况不理想,影响了啦啦操的教学推广。   5、学生在啦啦操的锻炼价值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肯定,但啦啦操学生队伍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且缺乏比赛机会和经验,说明学校对啦啦操的宣传力度以及学生自身的认识程度还未达到理想状态。   6、啦啦操项目发展不均衡:教学内容“一边倒”,多选用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不具备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7、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颖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学校对现有场馆设施过于保护,有限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本文针对规定套路在成都市普通高校推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啦啦操项目文化,扩大项目文化、教育、社会影响力,引起学校重视,形成校园体育艺术文化的良好氛围,为课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理选用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啦啦操项目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利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3、教师队伍要及时“充电”,包括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引进。   4、举办各类比赛、活动及交流会,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认识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提高啦啦操的影响力,扩大普及面,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5、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场馆设施管理,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其他文献
期刊
传统的移动机器人往往只具有单一的运动模式,因此环境适应能力较弱。从提高移动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两栖移动机器人。首先描述了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使得公民教育以及学校公民教育作为一项普遍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备受关注。公民教育课程作为实践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对推进公民教育的开展有着
期刊
大赛简介  首届中国(国际)美容形象设计大赛于2006年10月15在北京建设大厦圆满落幕。本次大赛由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主办,CBC色彩形象设计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千惠形象集团共同承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