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合并小左心室患者经皮介入封堵术前后左心功能变化。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54例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术的A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是否小于40mm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小左心室组),22例患者;B组为对照组(正常左心室组),32例患者。采集术前、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另外于术后第三天增加一次检测NT-Pro BNP;术中常规行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收缩压(s PAP)、肺动脉舒张压(d PAP)并计算平均肺动脉压(m PAP)进行两组间、两组内的比较。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根据其符合条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分类变量描述构成比,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与小左室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A、B两组在其年龄大小、男女构成比、平均肺动脉压、体表面积(BSA)、房间隔缺损大小及封堵器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基线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性。2.NT-ProBNP的变化术前A组NT-Pro BNP均值高于参考值范围上限,B组低于参考值范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A=154.2±91.8,B=94.0±87.8,p=0.013);术后第1、3天两组都成上升趋势,A组NT-Pro BNP高于B组,但差异性不显著P分别为0.86、0.59。术后第1、6个月两组NT-Pro BNP均值都呈下降趋势,但A组NT-Pro BNP于术后第1、6个月仍明显高于B组,差异性显著,P分别为0.01、0.01;A组在术后第6个月时,仍未降至正常,而B组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对比差异性明显(A=152.5±99.4,B=71.8±51.8,p<0.01)。说明成人小左心室ASD患者较正常左心室组患者存在心功能的异常。3.右心室收缩功能(TAPSE)变化封堵术前A组TAPSE平均值较B组低,两组有显著差异(A=25.4±2.5,B=27.0±2.7,p=0.020),TAPSE值差异说明术前A组的右心室高动力状态下降。封堵术后两组第1、3个月TAPSE值呈下降趋势,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TAPSE较B组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A=23.1±1.7,B=22.1±1.3,p=0.032)。结果表明小左心室组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较正常左心室组患者恢复较慢。4.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分析术前、术后第1、3、6个月时E/A<1的人数构成比显示,A组分别为81.8%、72.7%、50%、31.8%,B组为21.9%、15.6%、18.7%、9.4%,术前、术后随访期间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n=54,χ2及P值分别为19.007,P<0.001;17.887,P<0.001;5.902,P<0.015;4.352,P<0.037。分析术前、术后第1、3、6个月时各组8<E/Em<15者占比发现,仅术前A组明显高于B组(n=54,χ2=8.061,P<0.005),术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成人小左心室ASD患者的术前左室舒张功能出现下降,并明显低于正常左心室组;术后小左心室ASD患者舒张功能恢复时间延长。术前、术后Simpson法测LVEF,两组对比及各组组内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5.心腔内径变化发现术前A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大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天时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并不再变化;B组LAD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成人小左心室ASD患者术前左房内径是相对增大的,可能与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而引起左心房压力增高有关。术前A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I)明显小于B组(A=37.9±1.3mm,B=44.4±3.3mm,p=0.000),封堵术后两组LVEDI均明显增加,但A组发生于术后第1天,B组发生于术后1个月,之后两组患者的LVEDI基本不再发生变化。两组之间比较发现术后1、3、6个月时A组的LVEDI仍明显低于B组(P<0.05)。发现A组术前右心房及右心室内径明显大于B组(P>0.05);术后两组的右心房及右心室内径皆明显下降。术后各观察点两组之间的右心房内径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之间的右心室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大于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时A组仍大于正常范围,而B组恢复正常,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A=21.1±2.5mm,B=18.9±2.0mm,p=0.000。说明成人小左心室ASD患者的右心室内径较正常左心室组患者恢复时间延长。6.术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右心室内径增大及E/Em值增加为成人小左心室ASD患者的独立临床特点。结论1.术前小左心室组患者舒张功能较正常左心室组差,术后小左心室组左心功能恢复时间延长2.术前右心室增大、E/Em值偏高可能是小左心室型ASD左心功能恢复慢的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