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1995-2007年中美日照地区联合考古队在鲁东南沿海地区13个季度区域系统调查所获得的聚落资料,采用数学分析方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城镇遗址周边区域内可能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本文并根据数学模型分析结果对这一区域内龙山早中期聚落分布的模式和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阐释。最后,本文对本区域内聚落分布模式和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案例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并对酋邦理论在中国考古学实践研究中所体现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一、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缘起,相关领域的研究史,及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方法等。二、研究区域范围的确定及其概况。本章首先介绍了鲁东南沿海地区龙山文化的研究史及研究现状;随后本文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对两城镇遗址周边区域的范围进行划定;最后,本文介绍了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及古气候复原方面的研究进展。三、两城镇遗址周边龙山时期聚落分布模型的构建及初步分析。本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讨论了本研究从模型样本选择、分析变量的确定到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流程。本章还重点对考古学资料特性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信度的影响及为提高模型可信度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本章还基于对样本整体相关性分析的结论数据对河流、粘土资源等影响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四、基于聚落分布模型的分类研究及应用。本章在上一章所获得模型的基础上,对聚落样本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对影响地形和海拔等影响这一时期高等级聚落分布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此外,本章还联系考古学实践,利用聚落分布模型对田野调查中因客观原因缺失的聚落信息进行了模型预测。五、两城镇遗址周边龙山文化聚落分布模式的归纳和比较。本章是第三章和第四章研究的延伸。首先,本章对两城镇周边区域的聚落分布模式进行了归纳;随后本章又对本文案例及国内外其他关于聚落分布模式的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本章以本研究案例为切入点,对酋邦理论在我国考古学研究的应用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六、结论。本部分系统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探讨了数学模型分析在考古学研究应用中展现出的优势及其未来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