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情感化文创设计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free9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众多行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重点发展产业。在物质资源富饶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转为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饱含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创商品成为了消费者争先追捧的对象。博物馆蕴含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馆藏资源丰富。然而在这场知识经济潮流中,因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对市场缺乏基本了解和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等各方因素,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在2010年至2018年间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坎坷前行。文创市场目前主要面临着商品设计缺乏创意、载体单一、文化内涵揭示度不足、不能与用户产生情感上的沟通等问题。本文从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伊始展开研究,分别论述了2010年前后中国文创产品的行业定位和特征,尝试性引入情感化设计的概念,旨在改善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面临的艰难境况。情感化设计最初是应用于工业产品中的设计理念,提倡以用户为中心,关注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需求,将之糅合于博物馆文创设计中,以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三个不同的设计维度为基础,重新梳理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流程。通过理论和实地调研的多方探索,详细论述了产品的外形、色彩、材质;产品的功能、载体;产品的品牌效应、地域性和故事性在设计时具体该如何应用,整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情感化博物馆文创设计方案。最后沿用此方案,以陕西历史博物馆内九件藏品为原型完成了深入实际的设计产出。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数量庞大的受众群,是开展实践文化创意活动最合适,最有潜力的地方之一。文章创新性的将情感化设计理念加注到文创设计领域,用属于工业设计学范畴的设计方法解决新兴行业遭遇的问题,给中国博物馆文创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中国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学位
在高校《UI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学生UI设计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就业中的岗位适应能力,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岗位+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深入研究教学内涵,从理论教学入手,找到与岗位对接的切入点;其次,以岗位为依托,对岗位需要的素养与职能目标进行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商
项目化学习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标和内容与“五育融合”的高度契合使得信息技术项目化学习成为“五育融合”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具体案例呈现了如何在项目化学习的全过程中融合“五育”,探索项目化学习推进五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珍珠米、苞米棒子,原产自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畜牧业、养殖业、化工、医疗、食品等行业的原料。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玉米需求扩大,玉米价格不断攀升,激发了广大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贵州省多山地、丘陵,玉米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耐贫瘠性,玉米是贵州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农户缺乏科学的种植理念,过分依赖农药防治病虫害,不仅达不到预期
随着现阶段我国大旅游业的快速建设及发展,对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相关工作规划等提出了更细化的目标要求,要想在实践中更好地展示现当前现有文化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整体水平,应该注重在实际旅游业工作发展及建设规划中,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建设及有关工作规划研究提供指导。基于此,本文就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究。
五育融合是培养现代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之一,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内容,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现阶段,五育融合的落脚点是学科课程,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五育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信息技术课中的项目式教学,通过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项目主题、丰富教学活动等途径进行学科五育融合。
K企业是一家全国连锁经营的职业教育机构,但近年来出现了营收难增、持续亏损和成本费用过大等问题,导致公司的经营状况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对K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并基于功效系数法对其综合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K企业财务状况极其糟糕,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根据K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发展特点,提出K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措施。
基于高低语境文化论,从语境依赖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对比分析许渊冲和理雅各(Legge)对《诗经·小雅》中“鹿鸣之什”十首诗的英译后发现,成长于高语境文化的许渊冲和低语境文化背景下的理雅各在翻译时确实受到了语境文化背景的影响。语境文化特征反映在译本之中,使两译者的译本彼此不同,各具特色。
以世代理论为视角,探索青年群体在元宇宙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情境的“元宇宙”,将人类世代区分为“前元宇宙世代”和“元宇宙世代”,并存在“世代转换”和“世代更替”的可能性。“元宇宙世代”的本质属性是“玩工社会”,“元宇宙世代”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寻找职业,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力,进行“边玩边工作”的社会活动。通过“元宇宙特区”建设推动元宇宙的落地,在“元宇宙特区”中,以青年群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