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管理会计认为成本费用与业务量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成本费用随业务量的变动而相应变动。但是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发现费用与业务量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费用在业务量增加时产生的增加额大于在业务量等额减少时产生的减少额。上述这种现象被学术界命名为费用粘性。费用粘性的存在对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于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费用粘性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迅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契约观、效率观和机会主义观是导致费用粘性的成因,并把机会主义观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机会主义观下,自利动机驱使管理层在面对业务量下降时不及时削减相关资源,从而导致费用粘性。适当的股权结构可以对管理层进行约束和激励,遏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进而抑制费用粘性程度。基于此,本文从股权结构角度出发,研究实际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共三个方面对费用粘性的影响。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文章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回顾了费用粘性、股权结构对费用粘性影响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并对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部分,对费用粘性存在性和股权结构对费用粘性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第四章是研究设计,根据上一章提出的研究假设,构建模型及定义变量,选取和筛选数据;第五章是实证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第六章是结论,根据前文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说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费用粘性;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程度更为严重,因为国有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水平越高,费用粘性水平越低,说明股权集中度的升高能够对公司的代理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费用粘性呈负相关,管理层持股能够缓解公司的代理问题,进而对费用粘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股权结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力度,为负责国企经营的经理人和代表国家到企业行使股东权利的负责人设计一套完善的监督和业绩考核制度;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股权集中度的方法来抑制管理层的自利行为;上市公司应重视作为薪酬激励手段的管理层持股对缓解代理问题的作用,让管理层持有一定的股份以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从而降低费用粘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上市公司连续发生的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极大地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与违规行为的发生状况密切相关,内部控制体系越是完善,越能制约公司的违规现象。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以2004年至2014年发生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作为研究起点,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一步论证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违规行为的关系。论文从200
自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空前高涨,各种民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纷纷加入汽车生产大军,在加剧了整车制造企业间竞争的同时,汽车流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