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猕猴掌面和跖面肤纹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肤纹(Dermatoglyphics)是灵长类形态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国外,有关肤纹的研究颇为活跃,并且研究比较深入,所用方法比较成熟。在国内,近十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引起了生物学界和医学界一些学者的重视,陆续有相关的文献报道。但这些研究不够深入,大多停留在花纹分布区域上的研究,花纹的分类比较粗糙,就花纹纹路方面的研究甚少,缺乏比较研究,特别是缺少种属间的比较研究。本文对太行山猕猴掌、跖面肤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太行山猕猴掌、跖面肤纹的性差、对称性、种属间差异等。以期为灵长类的遗传、进化和分类等基础理论研究积累较为可靠而有使用价值的素材。 作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对灵长类肤纹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太行山猕猴掌(跖)面花纹类型、分布频率进行描述性统计,选择花纹分布频率、花纹强度、肤纹脊数和肤纹密度为形态指标,采用SPSS11.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判别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指(趾)端花纹同我国南方猴大同小异,几乎都表现为原始花纹G。掌(跖)面真实花纹共分为8种类型,分别为W、L、Z、A、O、M、V、U。 掌(跖)面真实花纹分布频率结果显示,以斗形纹、箕形纹和开放形花纹频率最高,为主要花纹。在掌面各花纹类型中,以斗形纹为主要花纹,其次为箕形纹、开放形花纹。在跖面各花纹类型中,以箕形纹为主要花纹,其次为斗形纹、开放形花纹。 以花纹的分布频率、花纹强度、肤纹脊数和肤纹密度为研究指标,其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即太行山猕猴无论掌、跖面肤纹都具有明显的侧别对称性;掌、跖面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肤纹在性别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各种属都具有自己特征性的肤纹,不同种属间的肤纹特征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不同种属肤纹间的疏密程度不仅与遗传基因有关,又受到它们的生存环境、运动方式、生活习性等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完善、优质的成人护理教育“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文章重点探讨了如何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配子体发育及卵发生是研究蕨类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方面,它们与植物系统演化密切相关。卵细胞是在蕨类植物的颈卵器内产生的,颈卵器从苔藓植物开始形成、经蕨类植物、到裸子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