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属性的马都拉地区生物礁识别与形成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具有波阻抗差的地层界面是地震反射波产生的原因,地震反射波特征发生变化预示着地下地层特征发生横向变化,即地震属性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表现地下地层特征的信息就包含在地震属性中,这是利用地震属性开展研究进行油气储层参数预测及地层岩性判断的物理基础。马都拉海峡盆地北部外陆架台地发育有E-W向一字排列的颗粒灰岩生物礁体。颗粒灰岩生物礁是有孔虫(主要为抱球虫目)壳体经过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体,发育于早上新世挤压反转期盆地北部边缘区。由于生物礁生长发育所经历的特殊性,其岩石学特征等信息常常具有标志性的反映,因此礁体的剖面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相比于围岩会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为人们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识别生物礁奠定了基础,如在地震剖面上,生物礁往往出现对称丘状外形反射、礁前斜坡前积反射、礁内部杂乱反射和不连续强反射的特征等等。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oyong3d、central3d两个三维勘探区以及多口探井,以O-2井钻遇的存在抱球虫化石的马都拉海峡盆地上新世芒杜组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地质背景入手,介绍了研究区潜在的油气资源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描述了盆地的新生代构造特征和发育各时期所对应的地层。在总结了前人对生物礁的分类和地震响应研究基础上,建立礁体模型并做正演数值模拟,进一步阐明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通过提取中央oyong3d区的地震属性并对照测钻井信息,筛选出了能针对研究区生物礁进行有效识别的最佳属性,并将这一结论应用到尚未完整解释的面积更大的central3d区提取其地震属性。对疑似的生物礁发育区域进行地震剖面解释,将结果与已知的生物礁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同时利用芒杜组顶面深度构造图所反映的生物礁沉积环境进行验证,最终获得了盆地抱球虫颗粒灰岩生物礁在空间上的分布。最后结合盆地历史上的沉积和构造活动,获得了研究区控制生物礁生长的重要因素,据此总结出马都拉海峡盆地芒杜组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发育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诸如城市的公共资源如何调配、城市建设如何科学规划等;先进的理念、技术、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愈见明显。城市三维可视化技术具有承载真三维模型、虚拟真实场景、三维空间度量、现实地物重现等优点,能够较好的支持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本文基于OSG开源平台研究三维可视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旨在利用OSG的三维可视化优势能够较好的弥补传统的城市规划技术上的不足
近年来,山东半岛冬季暴雪频发,给当地的交通、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水汽及其时空变化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采用有效手段对区域上空大气水汽进行连续监测并及时做出灾害预警变得尤为重要。GNSS水汽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低成本、不受天气状况影响的优势,目前基于GNSS的高精度水汽产品已在气象部门得到实际运用。欧洲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ECMWF)数据提供了全球范围的分层格网气象数据,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朝立体化方向扩展。在城市三维建筑景观演变的同时,城市风环境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城市热岛、人居环境舒适度降低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因此,分析城市立体化过程中城市风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成为城市环境研究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对于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青岛市南、市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06、2009、2012年4个年份的建筑物三维基础数据,构
海水淡化、CO2分离捕获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和全球变暖的有效途径。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节能和环境友好型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气体分离领域。膜分离的核心是膜材料,其决定着分离效率。目前,商业中采用的分离材料多为有机聚合物交联形成的三维多孔膜,渗透性能差,分离比低。因此,开发能够用于高效海水淡化或CO2分离的新型膜对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和减缓温室效应意义重大。本论文借助分子模拟手段对近期合成的一
随着人们对海洋预报需求的提高,业务化海洋学也越发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作为业务化海洋学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海洋动力学模式,已然成为了研究海洋系统的重要工具。在众多海洋模式中,FVCOM凭借着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自由表面等独特优势在复杂岸线或河口海岸等区域的海洋模拟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因为海洋模式本身只是对海洋系统的近似,所以必然存在着误差,模式不能完美地模拟出整个海洋过程。为了让最终的结
本文以日青威盆地野外典型剖面及灵山岛科学钻探1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灵山岛科学钻探1井岩心样品解吸气测试,对日青威盆地莱阳群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日青威盆地莱阳期发育一套深水重力流、深水牵引流为主的海相沉积地层。地层岩性主要为重力流沉积和硅质碎屑岩,巨厚浊积岩、硅质岩、硅质粉砂岩、硅质岩与粉砂岩互层。其中灵山岛科学钻探1井岩心整体为一套巨厚细砂岩、粉砂
海浪的有效波高对于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最近发展的海洋二号卫星载有散射计和高度计等获取海洋要素的仪器。散射计能获取宽刈幅的海表面风场数据,而高度计只能获取星下点的有效波高等数据。本文将散射计与高度计的优势进行结合,利用智能算法测算散射计刈幅内的有效波高,从而提升高度计有效波高的时空分辨率。传统的融合方法利用风浪之间的经验关系将散射计的风场转化为浪场,通过高度计获取的有效波高数据对
速度是地震资料数据处理流程中的核心参数,高精度的速度建模方法对之后的偏移、岩性、岩相解释和储层预测起决定性作用。弹性波全波形反演(EFWI)具有获取精确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的潜力。因此在勘探地球物理学中变得越来越流行。本文介绍了基本的EFWI完整的实现流程和公式。并通过模型测试对比分析,直观的展示出多参数耦合会严重的干扰纵横波速度的反演精度;在传统的EFWI精度低的情况下,提出采用矢量纵横波分离弹性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勘探地球物理领域的方法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应用。叠前深度偏移作为当前勘探地球物理领域重要的成像技术,能够对复杂构造区进行成像,影响其成像结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速度的准确程度。通过速度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一个速度场作为偏移的初始输入,速度分析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层析反演方法。本文以层析反演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弹性波高斯束层析反演方程组,利用高斯束求取层析敏感核函数,通过角度
近年来,低孔低渗致密油气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地震岩石物理作为连接储层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的桥梁,岩石物理模型的合理构建对储层弹性参数的准确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复杂,地质上常用孔隙类型、喉道类型以及裂缝来描述孔隙的复杂性,在等效模型中可以将孔隙和喉道的组合等效为硬孔隙和软孔隙的组合。本文对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和孔隙内流体流动引起的频散进行了重点研究。针对流体流动引起的频散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