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柽柳科(Tamaricaceae)柽柳属(Tamarix)的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长江中下游一些省份也有分布。柽柳主要生长在砾石、戈壁、粘土、砂土、流沙及各种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上,是典型的盐生植物,同时也是研究植物耐盐性和耐盐基因克隆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柽柳为试材,建立了其无菌离体培养体系,对NaCl胁迫下柽柳体内与耐盐相关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通过RT-PCR方法进行了柽柳ODC基因的分离克隆,试图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柽柳的耐盐机制,并为其他木本植物的耐盐性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柽柳的离体培养体系。柽柳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附加BA0.5mg/L和NAA0.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柽柳组培苗能够耐受200mM浓度的NaCl胁迫。2.在浓度为400mM的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柽柳叶片的电导率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持续上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多胺(Polyamines,PAs)含量升高,其中腐胺(Putrescine,Put)含量下降而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精胺(Spermine,Spm)含量升高,PAs的积累主要表现为Spm的积累。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活性在胁迫期间先上升后下降,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ODC和PAO活性变化与Put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Spd和Spm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ODC和PAO在PAs合成代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DC与几种胺类的变化相关性均不显著。Put含量的下降,Spd和Spm的积累以及(Spd+Spm)/Put比值的升高可能是柽柳具有较高耐盐性的关键因素。3.通过几种方法提取柽柳总RNA后对比得出,CTAB法能够提取出高产量、高纯度和质量较好的RNA,是提取柽柳总RNA的较适合的方法。从柽柳中分离出了ODC基因,该片段长638bp,可编码21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2.8kD,其核酸序列与植物ODC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