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i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统计分析经皮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对直径>3cm ,≤5cm单发以及直径≤3cm ,2-3个范围内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为临床工作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查阅医院病历系统,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0余名肝癌病人中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射频病人32人,定为射频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术病人55人定为手术组。通过医院病历系统、病案室纸质病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电话随访获得数据,分别对两组的生存时间、肿瘤复发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两组的1,2,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时间、肿瘤复发时间按月计算,射频消融或手术日当日开始算,死亡或统计截止时间2017年12月31日。使用IBM SPSS22.0软件做数据统计,P<0.05认为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  射频组患者1,2,3年生存率为81.8%,71.6%,46.0%,手术组病人的1,2, 3 年生存率分别为 93.6%, 72.3%, 43.3%。两组病人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892)。射频组患者1,2,3年无瘤生存率为72.5%,40.1%,22.9%,手术组病人的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1%,53.9%,26%。两组病人无瘤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射频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7±2.5天,手术组病人术后住院天数10.1 ± 4.0天,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01)。射频组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2人,手术组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34人,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  对于直径>3cm,≤5cm单发以及直径≤3cm ,2-3个范围内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组与手术组病人生存率类似,手术组病人无瘤生存率高于射频组病人,手术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射频组病人。对于此范围的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  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围术期常见并发症,死亡率较高。AKI 常导致远端多种器官(肺,肝,脑,心,肠等)功能障碍
目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近来研究表明脉压(pulse pressure)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是反映血管硬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
期刊
德育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其不仅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教育还在塑造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在
目的 肾间质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近年研究显示肾间质纤维化是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阻止或延缓这一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