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创新意识、新经营模式、新现象不断产生,逐步形成了“新业态”和“业态创新”的观念,并且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旅游业态创新是实现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论文通过研究,将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及面对新的经济、文化条件,该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且从演化经济学的中观层面上为政府和行业协会调整政策调控方向提供依据、为产业本身的结构调整提供参照标准、为旅游业创新形成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提供方略指导。文章分为5个部分,对实景演艺的业态创新及其扩散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旅游演艺和实景演艺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前人研究对实景演艺开发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界定,认为其涵义指以真实的山水景观为舞台,以大自然为剧场,从游客利益出发的,反映了该公园的主题与市场定位,面向于相对稳定的旅游者观众群体,能够为景区带来广泛经济效益的演艺产品。其内涵包括以自然山水为舞台和背景,反映公园主题。从《印象·刘三姐》的刘三姐文化、创编演出过程及其成功入手,分析其实景演艺与传统剧场演艺的主要区别,阐明其性质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业态创新。《印象·刘三姐》通过产业融合,拓展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态扩散的概念,旅游业新型的业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在潜在的使用者之间进行传播、采用并扩散的过程。业态创新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这种新型业态的扩散。旅游新型业态的扩散的过程,因为业态扩散而创生的新项目,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态扩散中的路径依赖,实景演艺存在着路径依赖实景演艺因为资源禀赋、市场区位、市场投资主体、区域文化等因素,在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某种特色的实景演艺。这种发展一般都沿着特定的路径,即企业、政府和协会都沿着其长期形成的惯例行事,而不是时时都探索新的发展策略,这一路径并不总是能够引领实景演艺朝最理想的方向发展,即实景演艺发展的路径依赖导致了锁定效应和次优行为持久存在,为避免出现锁定效应,旅游地应根据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客源状况等因素有所选择的发展实景演艺。实景演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业态的扩散。实景演艺经过近6年发展,已经扩散到了中国18个省(区、市)。实景的扩散途径有三种,一为空间扩散,二为策划人员的知识转移,三为各地的自主模仿与学习。实景演艺的扩散也遵循着技术扩散的传染病模型,但由于实景演艺的策划时间长、投入大等特点,在扩散过程中也与其他的技术扩散存在不同。实景演艺的扩散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实景演艺业为旅游业增添旅游资源,增强旅游吸引力;二、改变了传统的游览方式,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三、实景演艺项目的开发,淡化了旅游的淡旺季;四、实景演艺的开发利用,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从实景演艺看旅游业态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旅游业态的创新主要受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旅游业投资多元化、创意理念的推动,在创新内容方面包括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四方面的创新,旅游业态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产业融合和产业集聚这两种模式。通过研究全国各地实景演艺的特色,总结实景演艺扩散后的变异与创新,在表演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变异。《印象·刘三姐》的本质在于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带动两者的发展,其成功在于:1)提高认识,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识;2)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强有力的组织和引导作用;3)版权效应。最后,根据研究,讨论实景演艺的大手笔大投入是否能够真正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盈利。总结旅游目的地、景区对待实景演艺的开发要避免盲目追从,需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客源市场、文化资源概况、自然环境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