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砜膜共辐射接枝丙烯酰胺的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醚砜膜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并且耐酸、耐热、耐辐射,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水处理等方面,但其亲水性差,使用时易被污染,阻碍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利用电子束共辐照的方法,在聚醚砜膜上接枝丙烯酰胺单体,以及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双组分单体,改善其亲水性。主要研究辐照条件、接枝液成分对接枝的影响,分析了聚醚砜膜接枝改性后表面形貌、官能团及过滤性能的变化。具体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   ⑴在聚醚砜膜上接枝丙烯酰胺单体,氮气氛围下辐照,辐照剂量率为25 Gy/s,辐照剂量范围为5~50 kGy。当丙烯酰胺单体浓度一定时,接枝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具体是辐照剂量从5 kGy增加到20 kGy时,辐照产生的自由基增加,接枝率从0.24%增加到0.98%,辐照剂量从20 kGy增加到50 kGy时,接枝链开始降解,接枝率增长缓慢;辐照剂量一定时,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增加先增加而后下降,当丙烯酰胺单体浓度从0.5 mol/L增加到2.0 mol/L时,接枝率从0.51%增加到1.26%,而后单体浓度进一步增加到2.2 mol/L,时,丙烯酰胺单体的均聚反应阻碍接枝反应的进行,接枝率下降到1.19%;接枝体系中添加阻聚剂可以有效抑制单体的均聚,添加的阻聚剂CuSO4·5H2O浓度为0.01 mol/L时可获得较高接枝率;接枝体系中加入硫酸浓度为0.05 mol/L时,接枝效果最好,接枝率达2.29%。   ⑵氮气氛围下,辐照剂量率为25 Gy/s,剂量范围为5~40 kGy的辐照条件下,在聚醚砜膜表面电子束共辐照接枝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双组分单体。在AA与AAm浓度配比相同时,各浓度配比下接枝率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接枝液中单体浓度配比为AA:AAm=1mol/L:1mol/L时,接枝效果最好。双组分单体浓度配比与辐照剂量共同影响接枝反应,具体是在辐照剂量为40 kGy,AA:AAm=1mol/L:1mol/L时,接枝率最高达25.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酰胺、丙烯酸双组分单体均已成功接枝到聚醚砜膜上;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去离子水通量先增大后下降;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效果和抗蛋白污染能力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强。   ⑶比较丙烯酰胺单组分单体和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双组分单体的接枝情况,可以发现:接枝体系中加入丙烯酸,即在聚醚砜膜表面电子束辐照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双组分单体时,相比于仅接枝丙烯酰胺单组分单体,接枝率明显提高。在接枝液中加入丙烯酸单体,两种单体互相稀释,能够有效抑制单体的均聚,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因此在较低的辐照剂量下,即可获得较高接枝率。
其他文献
红外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源探测技术,不需要光源照射目标,只依靠目标自身红外辐射来探测目标,有重要的科研及应用价值。由于大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成分的吸收、散射,红外辐射容易
一帆风顺的人生固然轻松,但轻松的人生往往单薄。这种单薄体现在:一是智慧不够,二是敬畏不够。智慧不够的人易脆弱,敬畏不够的人易轻浮。前者,因為太平顺而丧失了强大自我的能力;后者,因为太如意而欠缺了庄重自我的能力。相反,阅历丰厚的人,他们对降临在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会看得开,却从不看轻。看得开保证了此后的解脱,不看轻升腾了此前的庄重。然后,走过的路,阅过的人,读过的书,化成纷至沓来的经验,虽然大事不可能
期刊
目标与环境特性不仅在军用领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在遥感等民用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标与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为各种装备提供仿真数据,根据目标和环境的特性的不同
本文对开味强衰变的机制做了探讨。为了能够在统一的框架下描述介子谱及其强衰变机制,我们尝试着从夸克势模型中抽出介子衰变的相互作用势,其包含两部分:标量势和单胶子交换
Darwin的物种起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很多自然现象,然而对于自私个体中合作行为的涌现与维持始终是Darwin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合作使得不同层次的复杂生命组织结
本论文选择在L21结构的CuMnAl合金进行Co替代,通过电弧熔炼、甩带的方式制备了多晶样品,研究了材料的结构、磁化强度及居里温度随着掺杂量的变化,用唯像的方式揭示了Co在Heusler
拓扑绝缘体作为一种新的物态,正在逐渐成为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类绝缘体与普通绝缘体类似在最高占据能带和最低未占据能带之间都存在能隙。但是在体系的表面或者
在托卡马克装置中,磁探针、罗柯线圈、单匝环分别可以提供局部磁场、电流和磁通量的测量,这些物理量包含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最基本的电磁信息,也提供了等离子体放电所必需的基本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知的绝大多数黑洞双星都是X射线暂现源,而X射线双星系统的高能辐射机制,吸积物理以及双星系统的演化等许多问题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