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4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耕地保护研究在国内外倍受关注,而且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市耕地资源十分紧缺,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耗费大量耕地,加之耕地退化和流失原因,使得耕地数量大幅度减少、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极为突出,因此耕地动态变化和合理保护研究己成为关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证,以其对广州市耕地保护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也对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该项工作有所裨益。得出结论如下: (1) 广州市耕地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耕地数量减少速度迅速,耕地保护压力巨大。据调查分析,广州市2002年末耕地面积为153720.53 hm2,比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年1996年减少15030.34 hm2,平均年递减数2505.06 hm2,年递减量即已超过上一轮规划中1996~2010年15年间耕地减少1951 hm2的总目标。耕地减少主要分布在郊区:1996~2002年耕地减少主要集中在增城市和花都区,分别为6715.32 hm2和3684.89 hm2,合计占全市耕地减少量的50%以上;其次的耕地减少分布在从化市、番禺区和白云区,分别为1742.54 hm2、1752.91 hm2和1276.55 hm2,共占30%;天河、海珠区仅有少量增减,分别为449.73 hm2和185.21 hm2。接着对全市各辖区耕地减少状况、原因及其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论述。耕地减少的宏观原因主要是非农建设占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人口增长等。 (2) 从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驱动因素两方面对广州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进行了分析,由于自然因素变化不大,对广州耕地变化影响很小。社会人文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城市化进程对耕地数量减少影响最为明显,且相关性显著,建立关系模型为:L=357349—336900K(其中L为耕地面积,K为城市化水平);接着进行了城市化趋势预测,建立模型为:K=—14.35541+0.00753T(其中K为城市化水平,T为年份)。其他社会人文驱动中,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和政策等也对耕地变化起重要作用,最后提取了有代表性的4个变量建立关系模型:Y=188000.69—3.0236X1—3.0917X2—68.2149X3—2.6152X4(R2=0.9956;其中X1~X4分别代表国内GDP、非农GDP、年末总人口、工业总产值)。 (3)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对耕地数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得出:2010年广州耕地面积总量分别为133196.48 hm2、135948.71hm2、135445.57 hm2,人均面积分别为0.015234 hm2、0.016470 hm2、0.016553 hm2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到噪声信号干扰的侵扰,这使得对于噪声中微弱信号检测的研究成为测量技术领域中的综合技术与尖端领域。随着对混沌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科学
本文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阐述入手,论证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实施该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此提出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指导下高师视唱练耳课程的发展设想。本文首先就
本文以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理论、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园林空间进行综
在简要回顾图书馆阅读推广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新模式,论述了阅读推广评价的必要性以及由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
电网调度反事故演习活动的目的是锻炼调度值班人员的应变能力。因为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会有固定的模式,其关键在于演习过程的真实性,要让演习人员感觉是真的事故发生了,要及时、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东洋纺年产1.5万吨/年HV452涤纶短纤维装置经技术改造,装置单线日产能已经大幅提高,喷丝板孔数及排布方式也有较大改变。但不同负荷、品种、喷丝板的
集成电路是在硅板上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模块。它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覆盖了军工、民用的几乎所有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是指汽车在行驶时接受驾驶员的控制能力及行驶方向的稳定能力。操纵稳定性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现代高速轿车生产制造中,操纵稳定性显得更
目的总结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引发的脑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2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华法令相关脑出血8例,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探讨数据库程序对影像与穴位文献进行数据化方法,设计—软件模型数据库,以对穴位的资料参考有系统汇集,供教学与临床应用参考。使计算机应用数据库软件成为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