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以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强韧性和抗热震性以及不同形状梯度功能材料的抗热震性为研究内容,对以高强韧和高抗热震性为目标研究开发新型梯度功能及纳米复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强韧性和抗热震性以及不同形状梯度功能材料的抗热震性为研究内容,对以高强韧和高抗热震性为目标研究开发新型梯度功能及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建立微观结构分析模型,求解含纳米增强相陶瓷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计算分析纳米增强相引起的残余热应力在基体内的分布大小及规律;研究了塑性变形对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分析了内晶型和晶间型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残余热应力。 对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增韧补强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了不同热胀失配时的强韧性机理;对几种增韧机制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导出了纳米颗粒的最佳含量计算式及临界晶粒尺寸;建立了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强度与残余热应力的关系。研究了弥散TiC纳米颗粒对Al2O3基体和Si3N4基体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其强韧化机理。 研究了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抗热震临界温差;分析了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与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导出了抗热震性与纳米增强颗粒相尺寸的关系;分析了Al2O3/TiC纳米复合和Si3N4/T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 在陶瓷材料临界应力断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求解第三类边界条件下无限长圆柱体和球体梯度功能陶瓷材料的瞬态温度场及瞬态热应力场,得到其表面达到临界应力的临界温差,并将其定义为抗热震参数;研究了不同形状陶瓷构件的热冲击行为;并据此分别建立了引起这两种形状陶瓷构件表面临界热应力的临界温差表达式作为它们的抗热震参数;并深入分析了陶瓷构件形状对抗热震性的影响;提出高抗热震性梯度功能陶瓷材料的设计原则。
其他文献
传统刚性并联机构中由于运动副间隙的存在,在运动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冲击,并且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在运动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奇异位置。相比于传统刚性机构,柔性机构中具有消除运动副间隙、无摩擦、无需润滑等优势。因此,本文针对传统刚性机构中存在振动冲击,规避奇异困难等问题,将柔性机构作为运动副加入到传统刚性并联机构中,形成具有规避奇异特性的刚柔耦合并联机构。在刚柔耦合机构中由于柔性关节的存在,减少了运动
安全轮胎是指受到破坏后能够自动修复、防漏、防爆的轮胎的统称。安全轮胎与普通轮胎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能够降低车辆由于轮胎发生故障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安
大型客车碰撞安全问题是近几年人们逐步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大型客车的结构分析和正面碰撞时的性能需求分析,从大型客车正面碰撞的被动性安全设计角度出发,针对在正面碰撞事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现代机械向高速化、高效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比强度高、质量轻的复合材料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新宠。为此,研究新型复合材料在机械中的应用便成为当今机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对于含复合材料构件机构的动力学研究多限于构件小变形的研究范围,通常采用线性化的模型。这种基于理想状态的研究还难以获得机构诸多动态行为的圆满解释。例如当机构处于载荷较大、速度较高的运行状态时,构件容易产生较大的几何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胸廓外伤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胸廓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予以X线片检查及螺旋CT扫描
介绍了某石化公司10kt/a硫磺回收装置对制硫炉烧嘴的处理能力、液硫脱气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改造情况,及自2014年改造后开工近一年的运行情况和遇到的主要生产问题.
目的:探讨侧卧位下跟骨锁定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 n=32),
目的:探究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骨科手术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数据库抽样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入的所有老年患者下肢骨骨折患者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逐年攀升,建筑业蓬勃发展,城市高楼林立,建筑也成为了城市的象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比如,在施工地区附近,黄沙漫天,空气质量